封面文章

债券市场开放的国际经验借鉴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22期 作者:谢亚轩 刘亚欣 编辑:韩英彤
双向开放仍然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溢出效应,是一个亟待借鉴国际经验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十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已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境外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1年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8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4%。其中,持有国债规模占记账式国债存量的10%左右。以上比例虽已快速提升,但较之英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显偏低,尚有提升空间。二是境外机构持有的券种集中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从券种看,2021年10月末,境外机构的国债托管量为2.3万亿元,占比59.8%;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1.1万亿元,占比28.1%,两者合计占87.9%。三是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的行为变动性较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之间,尽管境外机构持有的我国债券资产余额从0.4万亿元增长到3.9万亿元,月度最高增持金额达2217亿元人民币。但在这93个月中,境外机构净减持我国债券资产的月份达到17个,且从2015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净减持的月份,可见其高变动性。四是对外债券投资增速相对较慢。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对外证券投资统计,2020年年末,我国对外债券投资余额2955亿美元,较之2018年年末的2279亿美元增长30%。较之境外机构持有国内债券余额从2018年的1.79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33万亿元的86%的增速而言,相对偏慢。五是熊猫债市场发展比较迟滞。熊猫债本可以成为我国居民对外债券投资的一个重要市场,但其发展受制于以下几点因素:熊猫债发行期限结构不够丰富,主要以3年和5年为主;发行主体范围较集中,较少欧美企业参与;投资者范围较有限,以境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公募和私募基金等机构的参与度低;熊猫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一般,多数投资者持有债券到期。

国际借鉴前提条件尚需明确

2021年11月初,美联储已在最新一次议息会议上明确给出未来缩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央行边际上收紧货币政策的操作也已箭在弦上。双向开放仍然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溢出效应,行稳致远,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是一个亟待借鉴国际经验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避免削足适履,在借鉴国际经验来指导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时候,有一些前提条件需事先明确。首先,从开放的目的看,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应成为推动我国实现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既不同于日本和韩国某种程度上的“被动”开放,也不同于马来西亚等国基于吸引外资等带有具体政策目标的开放。其次,从2005年起,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已历经16年,我们要借鉴的已不再是债券市场开放初期的经验,也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更好地推进债券市场开放进程的问题。再次,人民币是国际货币。2016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权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2020年年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25%,创历史新高。2021年9月末,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显示,人民币位列全球最活跃交易货币第5名,在交易总额中占比2.19%。这一点决定我们应更重视汲取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同样拥有国际货币国家的债券市场开放的经验,而不应仅仅聚焦于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开放经验。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