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国际油价缘何跌入负值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9期 作者:李刘阳 编辑:张美思
供求失衡与期货跨月交割缺乏流动性,是此次国际油价跌入负值的两个主要原因。

美国时间4月20日,国际油价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在当天的交易中跌入负值区间。根据彭博市场行情,该合约一度跌至-40.3美元/桶,最终收报于-37.6美元/桶。这是国际油价在历史上首次跌入负值区间。当日,5月原油合约单日下跌超过50美元,也创出了国际原油价格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以下笔者将对此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负值的成因、产生的市场冲击和国际油价的未来走势等进行简要分析。

多种因素促成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入负值区间

可以说,供求失衡与期货跨月交割缺乏流动性,是此次国际油价暴跌的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负油价意味着原油生产者愿意倒贴钱让买家将原油产品运走,这说明原油的供求已经达到极度失衡的状态。国际原油价格在2020年年初时还在60美元/桶的上方,但此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逐步扩大,原油需求前景低迷,国际油价开启了一轮下跌行情。3月6日,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其他部分产油国组成的“OPEC+”减产谈判破裂后,沙特开始增产,使得原油的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因此大幅下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分析(见图1),2020年一季度国际原油的产量达到了1亿桶/日,但需求量仅为9300万桶/日。近700万桶/日的供求差异,是近五年以来原油供需缺口的最高水平。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OECD预测,全球的原油需求将会在第二季度萎缩至8600万桶/日。虽然“OPEC+”于4月12日达成了减产协议,但相关协议的计算基数是4月份沙特增产后的产量。国际能源署预计,从5月份开始,国际原油的实际产量仍有9000万桶/日左右。因此,减产协议并没能逆转当前原油供大于求的情况。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