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疫情防控物资通关策略解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5期
作者:
编辑:吴梦晗
针对用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口物资,应针对其不同情形,确定合适的进口方式,合规、有效地安排通关、物流环节。
面对疫情,各企业、机构、团体近期纷纷进口大量疫情防控物资,以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经营。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则自2020年1月,不断出台措施,给予用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口物资以便利通关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如何及时完成防控物资的进口通关,成为各机构团体关心的话题。本文将梳理当前可选择的防控物资的主要进口方式,同时从合规、有效的角度,提示进口通关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并给出操作建议。
选择适当的进口方式
目前,相关物资的进口主要包括如下渠道和形式:一是通过货物贸易形式进口,包括捐赠物资和非捐赠物资(例如进口自用、进口销售或免费提供给国内使用等);二是通过跨境电商零售方式进境,包括海关监管方式为“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或“直购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三是以个人邮递物品或旅客行李物品形式进口。上述不同进口方式的通关政策和征税方式不同,对适用的进口物品范围、数量、金额、进口主体等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建议相关各方在进口之前,评估和确定合适的进口方式,并按相关进口方式对应的合规性要求,如实、准确申报,以保障相关疫情防控物资的顺利通关,并在合规的前提下,降低相关税负。
以货物贸易捐赠方式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