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疫情不会改变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5期
作者:
编辑:靖立坤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了短期冲击,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进程,更不会改变我国外汇市场日臻成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基本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19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回升,继续处于合理区间;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总体格局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影响而发生改变,未来仍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
我国近年来经常账户更趋平衡是经济结构中长期、深层次不断优化的结果,疫情的短期影响有限
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自2001年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从2001年的1.3%升至2007年的9.9%的最高值;随后逐步回落,2016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以内(见图1)。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为1775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2%,继续处于合理平衡区间。上述经常账户的结构性变化和稳定性表现,是我国内部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与外部经济平衡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储蓄率也有所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这些中长期、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就不会由于疫情的短期影响而发生改变。这是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基本平衡的根本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