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疫情中的经济与政策反思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5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总结本次疫情中的经济表现与政策应对,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和薄弱环节,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待加强之处。
2020年年初,中美经过一年半的博弈交锋,达成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经济经过2018下半年以来的明显减速之后,前期宏观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从而获得了企稳的内外基础。正在各方对中国经济的判断趋于乐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成为对经济韧性、国家治理的新考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方向以及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做进一步的思考,以获得转危为机的力量。
疫情中的“强”与“弱”
总结本次疫情中的经济表现与政策应对,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和薄弱环节,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待加强之处。
经济层面,线上业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日人均使用时长,2020年春节前为6.1小时,春节期间为6.8小时;春节假期之后,由于远程办公、学习的需求上升,进一步增加至7.3小时,接近8小时工作制大关。而2019年春节还只有5.6小时。其中,效率办公日均活跃用户上涨近4000万,在线视频、K12(基础教育)分别上涨2400万左右。春节后,日人均App使用个数超过9.5个。商务用户人群活跃时段从早10点持续到晚8点,基本没有太多低谷;生鲜电商日活跃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了1000万,节后再次突破1200万。疫情时期,线上消费、办公、教育等对线下功能起到了良好的替代承接。其蕴含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对于日后的经济增长也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