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总体而言,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短期资本大规模持续外流的概率依然较低。
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格局,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分别达到491亿与1305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出现了341亿美元的经常账户逆差,这是自2001年第二季度之后,首次出现季度经常账户逆差。此外,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出现了123亿美元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这是该账户在持续7个季度顺差之后的首次逆差。2019年,国际收支格局将如何演变?本文将在解读上半年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分析。
上半年国际收支情况
根据外汇局6月27日公布的最终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达到490亿美元,是过去五个季度的次高值(这五个季度的经常账户顺差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这么高的经常账户顺差有些出乎意料。进一步的分析表明,2019年第一季度的货物贸易顺差(947亿美元)略低于2018年的季度均值(988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逆差(634亿美元)则显著低于2018年的季度均值(731亿美元)。对比更加鲜明的是,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初次收入项顺差为156亿美元,而2018年季度均值为-129亿美元。这说明,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的良好表现,可能主要来自初次收入项下的投资收益项由负转正。
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也呈现顺差,为488亿美元。主要净流入项目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这就意味着,2019年第一季度的国际收支延续了2018年双顺差的格局,始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短期资本外流在2019年第一季度再次转为顺差。这与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显著升值以及一季度中国股票市场表现较好有关,但这两点因素在二季度都发生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