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理解中国经济的三个视角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3期 作者:钟正生 张璐 编辑:孙艳芳
基于全球的、周期的和转型的视角去理解当下的中国经济,可以更为客观和理性

2019年上半年,从全球视角来看,中美经贸关系再生波澜,全球货币政策也再转宽松,以至于在回答“货币放水的尽头是什么”这个问题时,答案非常无奈地似乎只能是“继续放水”;从周期视角来看,中国经济从“弱企稳”转向“再探底”,宏观调控政策展现足够定力,亦需摸索创新逆周期调控的方式;从转型视角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高质量制造业的起速、服务业占比的抬升,均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韧性和空间。笔者认为,只有基于全球的、周期的、转型的视角,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中国经济。不因短期的经济波动“着急上火”而罔顾杠杆和债务的急速攀升,也不能让短期的贸易摩擦“模糊双眼”而耽搁“第二轮改革红利”的释放,才是新形势下力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应对之道。

全球的视角

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主要发生了两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的反复施加了新的不确定性。5月中美贸易谈判形势急转直下,给全球经济增长施加了极大压力。6月,IMF相继下调了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日本、韩国、欧洲等国的经济也持续承压。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