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视界
IFRS9对银行保函业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3-4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IFRS9实施一年来,对保函业务量较大的客户,银行计提的减值准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对客户利润贡献度的核算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导致一些银行调整了保函业务的发展策略。
2018年1月1日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即IFRS9,下称“IFRS9”)及财政部据此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同时实施。新准则实施一年来,银行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表内金融资产分类及计提减值准备方式的改变上,而对表外业务,特别是银行保函业务由此受到的影响讨论较少。鉴此,笔者对IFRS9给银行保函业务减值准备带来的变化及银行机构所需采取的措施,做一些探讨。
IFRS9在保函减值准备计量方式上的变化
原保函业务预计负债计提方式
2018年以前,国内银行主要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SA39)以及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对保函业务中可能产生的损失,计提预计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