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政策准备好了吗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3-4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下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空间有限,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扩张依然存在较大空间。
目前,市场对2019年世界经济放缓几乎是一致性预期。本文旨在通过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分析当前发展中国家应对未来经济再次下行的政策空间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评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遭遇了大幅下滑,但所有地区在2010—2011年都出现了经济反弹。这得益于各国采取的强有力的逆周期应对措施:许多国家放松货币政策和扩张财政,稳定了总需求,保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实际经济增速维持在潜在增长速度附近。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只能应对短期的总需求不足,并不能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因此,从中长期看,需要推进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的结构性改革,并出台相关政策。而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发展中国家目前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完善金融体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连续多年的货币、信贷和财政扩张之后,金融风险已经开始显现,有必要从供给侧实施金融体系改革和创新:一是完善金融市场,比如引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二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拓宽企业和政府投资的融资渠道;三是深化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四是着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