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十年一轮回。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纸币信用制度成为全球基本货币制度以来,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基本每隔十年全球都会发生一次剧烈的金融动荡或危机。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对现代经济金融制度的一次全面考验。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火力全开,密集出台各种经济政策,以挽救行将崩溃的金融市场和奄奄一息的实体经济。事后来看,这些经济政策效果不一,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也出现明显分化。可以说,这些超宽松的经济政策拯救了全球经济,但也留下了诸多隐患。随着美联储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主要经济体被迫逐渐收紧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全球经济疲态尽显,这些年掩藏、积累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已经处于酝酿中。站在当前的时点,有必要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实施的应对政策做一全面评析,并提前考虑下一次金融危机时的政策应对空间。
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应对政策
首先,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政府的反应是最快捷的,并采取了以下应对政策:(1)非常规超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到接近零利率的水平;通过创新流动性工具为金融市场提供支持;直接救助两房和AIG等金融机构;启动4轮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通过购买国债和MBS等扩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进行国际联合援助,扩大货币互换规模。(2)大规模扩张性财政政策。布什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TARP),主要用于收购不良资产和救助房地产;奥巴马政府实施了1.5万亿美元的综合金融救助计划(FSP),以修复金融系统并促进实体经济复苏。上述两项政策主要是用于危机中的金融救助。与此同时,为刺激实体经济,布什政府通过了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奥巴马政府则通过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后者又称为“奥巴马新政”,主要是通过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3)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针对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住房、汽车和就业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刺激方案,并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以及“出口倍增”计划和新能源计划, 基于改革和长远规划,为经济实现持久繁荣奠定基础。
英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比较及时。基于严峻经济形势,英国紧随美国迅速采取了以下多项政策措施:(1)超宽松货币政策。英格兰银行通过连续降息将基础利率降到历史低位,在危机紧急关头甚至一次降息高达150个基点;提供2000亿英镑短期信贷额度,以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先后启动5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国债和企业债。(2)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公布约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3)宣布总额达500亿英镑的救助银行计划,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累计注资370亿英镑,实施银行部分国有化改造,同时还承诺将为银行系统提供约2500亿英镑的担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