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外汇监管应对数字货币挑战之策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23期 作者:余梓 编辑:任风远

近年来,数字货币迅速发展,对金融创新、市场及监管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七部委于2017年9月4日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的本质属性,禁止代币融资平台从事法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的兑换服务。同年9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各地随后陆续开展交易平台整顿工作。目前,我国境内主要数字货币平台已先后关闭,但管理部门仍需关注数字货币及相关技术的发展,重视数字货币给金融稳定带来的潜在风险,积极应对数字货币给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所带来的挑战。

一是加强跨境资金监测。目前,我国境内主要数字货币平台已被关闭,但场外交易仍有一定风险,境内资金也可能流向境外交易平台开展数字货币交易。外汇管理部门应对主要境外交易平台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对涉及境外平台跨境收支的监测分析,适当关注数字货币交易市场价格走势,以此作为研判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的辅助手段。

二是加大市场投资教育。外汇管理部门可联合其他部门加大对数字货币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基本了解区块链等技术知识,认识到数字货币交易商品的属性,并做好投资风险教育。第一,市场风险。目前部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较大,操作不慎可能面临大额亏损。第二,诈骗风险。交易平台鱼龙混杂,存在各类“山寨币”,有的甚至是精心布置的庞氏骗局,如果缺乏鉴别能力,很可能遭遇诈骗陷阱。第三,安全风险。由于目前对交易平台的监管尚不完善,即便是通过境外交易平台投资,资金安全也面临风险。第四,政策风险。以投机数字货币目的的跨境收支,不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涉嫌违反外汇法规。

三是探索有关技术应用。有关区块链技术如被能充分利用,将能极大提高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有效性。第一,交易过程的公开化与链条可追踪。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为长臂统计和穿透式监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提高外汇监管效率;如能进一步解决混币技术、匿名性等问题,成效会更加凸显。第二,智能合约的应用。资本项目跨境收支须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目前的管理体系是在银行或外汇管理部门对资本项目交易进行外汇登记后,方能开展跨境收支。应用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则可将真实合规的交易基础处理为编程合同,交由系统执行,在满足智能合约条件后,即可执行跨境收支。这样可以极大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目前,人民银行已着手研究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外汇管理部门可主动跟进相关进度,适时共同参与技术研发。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