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完善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制度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5期 作者:柏慧 编辑:任风远

随着外汇管理工作简政放权的推进,外汇年检政策历经二十几年的变迁后,于2015年6月1日被取消,改为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制度。通过采集企业直接投资存量权益数据,外汇局可获取境内外投资项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指标,了解企业的生存状态,为宏观审慎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调整完善,以提升外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存量权益数据的应用

利用存量权益数据作为真实性审核的辅助手段。当企业开展跨境信贷、利润汇出等业务时,可以通过比对企业申报的存量权益数据与业务办理时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的一致性,来辅助判断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如果企业申报的存量权益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一致,可认为业务符合表面真实性;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当在企业做出合理说明之前暂缓业务办理。

利用存量权益数据监测资金跨境流动风险。一方面,可利用企业申报数据对企业盈利情况进行监测。外汇局应定期抓取企业申报的盈利数据并进行排序,重点关注辖内累计留存利润金额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利润汇出计划。如果企业利润汇出的时间过于集中,给国际收支平衡带来较大压力,可选择提前进行疏导。另一方面,可利用存量权益登记数据校验企业资产负债率,推断企业是否存在债务偿还危机。外汇局应及时比较跟踪辖内的重点企业,特别是生产性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状况。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某个阈值,或者所有者权益低于负债金额时,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债务偿还危机;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占比超过一定比例,说明企业的债务状况堪忧,可能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存在破产清算的可能。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