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金融危机:反思仍需更进一步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0期 作者:傅勇 编辑:张美思
这轮危机引致的变革远不能望“大萧条”之项背。这使得我们心有不满,同时也满怀期待。

从很多方面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足以与1929—1933年“大萧条”相提并论;但就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展而言,这轮危机引致的变革远不能望“大萧条”之项背。这使得我们心有不满,同时也满怀期待。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伯南克认为,“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实际上,现代宏观经济学本身就肇始于那场危机。“大萧条”将古典经济学打出了一道缺口。1936年,凯恩斯以“大萧条”为主要研究对象,出版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随后,众多宏观经济学流派群起逐鹿,但无一不需要回应来自“大萧条”的诘问。围绕着“大萧条”,经济学家从有效需求不足,到人性心理规律,再到金本位制、货币供给、预期、真实冲击等各视角给出了系统性解释和政策建议,至今仍是我们的饕餮大餐。

“大萧条”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背景,还促成了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重构。这个体系以美国经济和美元为核心,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为支撑,旨在加强全球政策协调,减少不平衡发展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危机风险。

相比之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缺乏系统性。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