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专题
外汇账户改革三步曲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靖立坤
外汇账户整合要根据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进程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外汇账户管理体系的重构必须要与外汇管理改革的进度相契合。
在我国逐渐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平稳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速。随着新的外汇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原有的外汇账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外汇管理模式,亟待变革。作为所有外汇业务的载体,外汇账户在外汇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外汇管理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支持作用。笔者认为,外汇账户管理体系改革,是与逐渐开放的外汇改革进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改造,与外汇业务管理相辅相成,与外汇数据统计“一事两面”。鉴此,外汇账户管理体系改革应顺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大体可分三步推出。
厘清两个关系
一是外汇账户管理政策与各类外汇业务法规之间的关系。各类外汇业务必然要通过银行的各类外汇账户办理,因此外汇账户与外汇业务之间是载体与行为的关系。外汇账户管理政策应能为外汇业务的发生提供稳定的行为平台。可横向参照管理层对银行的管理模式,外汇账户管理类似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外汇业务法规类似银行存贷款业务相应监管规章。
二是外汇账户数据与国际收支、银行结售汇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从客户的角度,外汇账户收入对应跨境收入、境内收入和购汇收入,外汇账户支出对应跨境支出、境内支出和结汇支出。其中,跨境收入、跨境支出对应国际收支收入、支出,境内收入、境内支出对应另一客户的境内支出、境内收入,购汇收入、结汇支出对应客户自身人民币账户的支出和收入。从银行的角度,银行账户支出即售汇,对应客户账户的购汇收入;银行账户收入即结汇,对应客户账户的结汇支出。外汇账户数据与国际收支、银行结售汇统计数据相生相伴,是“照镜子”的关系。此外,部分未通过客户账户而是通过银行过渡账户直接办理的外汇业务,未能纳入现行统计规则,实际上也能够通过完善银行账户数据采集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