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从黄金美元、债务美元到美元稳定币: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大变局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4期 作者:赵建 编辑:王亚亚
从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与长期变革取向来看,稳定币对美元交易媒介职能的分离与颠覆式创新,特别是在跨境支付中的实时便利程度,会大幅提高美元的吸引力。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严格挂钩黄金,美元在国际市场实际扮演了黄金券(或黄金的“代币”)的角色,可以说美元是黄金的纸币化、电子化。近一百年后,仿佛是个轮回,如今美元类似黄金成了国际货币体系背后的“锚”,稳定币成为美元的代币、通证,独立地承担了美元的交易媒介功能,让美元支付流通起来更加高效、便捷、私密。如果在全球推广,美元稳定币可进一步提高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从而进一步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次贷危机以来“债务美元”引发的信用裂缝,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制裁俄罗斯金融资产引发的信任危机。从黄金美元到债务美元,再到美元稳定币,这代表着国际货币体系在一百年内的三次变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局与重构,特别是美元稳定币的横空出世,对人民币来说既是结构性机遇,同时也是一大挑战。

 

黄金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终结

当二战后关贸总协定为全球贸易重新建立秩序之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国家之间该用什么作为通行的交易结算媒介?彼时英镑还没有从历史舞台上谢幕,美元作为后起之秀尚未赢得各国的共识。不过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却早已埋下:现代货币归属的主权性与世界国际货币的超主权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导致了后来的“特里芬难题”以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对今天国际货币体系依然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