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债务风险研判
美债还有“安全溢价”吗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美债问题的根源是美国财政收支的结构性失衡。在美国财政债务压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大而美法案》将加重赤字担忧,有可能加剧美债供需矛盾,进而大幅压缩美债的“安全溢价”。
2025年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落地之后,美国金融市场频现“股债汇三杀”,叠加美债信用评级下调和长期美债拍卖不达预期,投资者开始担忧美债的“安全属性”。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宏观的范式从低利率、低通胀、低波动的环境转变为高利率、高通胀和高波动的环境,利率的波动性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也会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美债的“安全溢价 ”,但目前尚未触及其“安全资产”属性。
美国“股债汇三杀”的宏观解释
“股债汇三杀”在美国并不多见。2000年以来,超过一个月的“股债汇三杀”现象仅出现在2025年(见图1)。历史回溯来看,在高通胀、加息、高不确定性、资金外流的环境中,“股债汇三杀”最易发生:一是从经济周期来看,在美国经济滞胀、过热、衰退、复苏的环境中,“股债汇三杀”发生的频率分别为12.4%、11.3%、4.6%、3.9%,相较于经济走弱,高通胀的环境更易触发“股债汇三杀”。二是从货币政策周期来看,在加息周期中“股债汇三杀”的发生频率为7.1%、降息周期中仅为3.0%;美联储的“放鹰”背景下“股债汇三杀”更易发生。三是在较高的不确定性环境下,“股债汇三杀”最易发生。四是当外资私人部门持有美国证券的资金外流时,“股债汇三杀”易发生;官方部门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