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2期 作者:张一婷 编辑:王亚亚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要在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拓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空间,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第十年,我国与共建国家政策沟通持续深入、经贸投资稳中向好、设施互联通达通畅、民心相通硕果累累、新领域合作扎实推进。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虽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但是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注入新动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与共建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

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扎实推进

一是政策沟通持续深入。战略对接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2023年,我国与土库曼斯坦、洪都拉斯、约旦等国家新签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平台建设方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下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高峰论坛形成89项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和369项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8项行动。多边合作方面,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

二是经贸投资稳中向好。对外贸易方面,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我国外贸总额比重的46.6%。对外投资方面,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11.7亿元,同比增长26.8%。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0412.7亿元,同比下降3.5%;完成营业额7848.9亿元,同比增长8.5%。经贸合作方面,我国2023年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等国新签自贸协定。

三是设施互联通达通畅。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2023年前11个月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9%,综合重箱率100%,已超过2022年总运量(见图1)。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国家,2023年进出口货运量421.77万吨,增长94.9%。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平均上座率为90%,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Snipaste_2024-01-23_10-57-55.jpg

四是民心相通硕果累累。2023年,我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竣工,“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杂交水稻、青蒿素等“小而美”的民生工程也持续惠及发展中国家,产生广泛积极效应。

五是新领域合作扎实推进。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在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拓展出新的合作空间,我国同多国共同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等,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建立了面向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能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此外,还在上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推动“丝路电商”等数字经济新载体,以赋能传统行业。

新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一:世界经济亟需注入新动能。联合国2024年1月4日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24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2023年的2.7%放缓至2.4%。低于新冠疫情之前3%左右的增速;通胀水平将由2023年的5.7%降至2024年的3.9%。随着国际力量东升西降,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将为世界经济贡献更多动能,预计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由2011年的36.7%提高至2028年的44.0%(见图2)。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全面实施将使共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Snipaste_2024-01-23_10-57-59.jpg

机遇二:国际合作亟需搭建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发展为目标,由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并由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建设的开放包容的国际平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一是搭建共建国家互联互通的平台,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二是搭建共建国家共商共享的平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充分尊重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开展对话合作提供平台。三是搭建共建国家共同现代化的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机遇三:全球治理亟需畅通新渠道。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为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作出中国贡献。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对接、项目及规则标准对接,推动共建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互认,既推动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也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挑战一: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近年来,新冠疫情、主权债务风险、地缘政治危机等“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交织叠加,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上升,影响共建“一带一路”。一是债务风险不断加码。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全球债务达到创纪录的307万亿美元,尤其是在高利率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高企,主权债务攀升不仅将加剧各国偿债压力,还将打击实体经济复苏信心、扰动全球资本市场稳定。二是主要经济体进入大选年。2024年,美国、英国、南非、印度、俄罗斯等均将开启大选,选举将增加世界经济偏离当前路径的可能性,也有可能加剧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三是地缘政治风险更为复杂。乌克兰危机尚未结束,巴以冲突升级,红海局势紧张,地缘风险持续扰乱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影响部分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挑战二:美西方意图替代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美西方持续推进构建各类“小圈子”,旨在加大对华打压遏制力度,相继提出“重建美好世界”“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全球门户”等倡议和计划,意图对冲共建“一带一路”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同时,美国通过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构建区域战略以及打造“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等合作机制,压缩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在美西方的诱拉下,部分共建国家“骑墙”心理加重,导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困难挑战有所增多。

新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从思路看,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共建“一带一路”要统筹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政府和市场、双边和多边、规模和效益、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既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又要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从目标看,要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8项行动为指引,积极构建共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项目、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新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的机制。一方面要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推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衔接,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加强规划对接、机制对接、市场对接、项目对接,共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对接机制,共享发展红利,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

二是统筹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首先,持续深化设施、经贸、资金互通。设施联通方面,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经贸畅通方面,拓展全球贸易合作,加快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因地制宜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资金融通方面,积极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丰富创新投融资工具,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其次,持续推进规则标准对接。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强与权威性国际标准组织战略对接合作。此外,持续加强民心相通。持续与共建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深化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促进政党、青年、妇女、智库等沟通交流,不断擦亮“小而美”项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新的有示范效应的代表性项目。

三是稳步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新领域新空间。首先,深入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其次,加快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谈判进程,加快培育数字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再次,持续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继续实施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科技人文交流、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和科技园区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此外,稳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深化传染病联防联控,积极开展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领域合作。

四是强化共建“一带一路”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风险评估建设,密切跟踪东道国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环境风险等,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预判。引导境外项目企业落实好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好“走出去”前的风险综合评估,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做好风险监测预警,做到“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