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人民币跨境使用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9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取得了诸多进展,也面临一些约束。未来双方可在区域金融安全网、金融机构跨境合作、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不断紧密。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加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贸易、产业链上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金融交易与合作也日益增加,双方在对外投资、货币、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强化。目前,金融合作领域的难点主要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薄弱的金融基础对交流合作形成阻力、全球金融状况收紧环境对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带来挑战、东南亚国家营商环境差异大、地缘政治因素增加区域金融合作的不确定性。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应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境合作,提供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金融科技合作;聚焦低碳环保,推动绿色金融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领域的进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领域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外投资领域。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9.6亿美元,2021年则达到197.3亿美元,其中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86.2亿美元)、批发和零售业(31.7亿美元)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1.4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证券投资资产为53.1亿美元,2022年则达到142.5亿美元,其中股票资本23.1亿美元,债券资本119.4亿美元。从地域上看,广西作为面向东南亚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门户,近五年来对东盟国家累积投资金额超过37.4亿美元,占广西全部对外投资的59%。同期,共有335家东盟外资企业在广西投资建厂,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