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剖析
2022年9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下称“USTR”)发布消息称,在对中国301调查中,受益于关税行动的美国国内产业代表已要求继续征收关税。因此,根据法规的要求,301关税行动并未在其四周年之际到期,USTR将按照法规规定进行下一步审查,审查期间继续对301关税清单内的中国产品征收附加关税(注:已排除加征且在排除有效期内的产品除外)。2022年5月,USTR启动了对2018年3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加征关税产品清单的四年审查进程,要求两批清单产品相关利益人分别在7月5日和8月22日前反映其要求终止或继续加征关税的诉求,USTR会在收到诉求后就其有效性及影响展开进一步审查,此次继续加征关税的决定就是USTR在收到上述相关利益人反馈后做出的决定。
2017年8月18日,USTR基于《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启动调查,并在2018年3月22日发布301调查报告基础上,决定于2018年7月6日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018—2019年,美国共宣布对包括总额约5500亿美元的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数额不等的关税,所涉商品不仅包括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还包括轻工业品、针织服装等劳动密集产业,覆盖美国自中国进口贸易额约67%、进口税则约87%税目的产品。当前,中美关税争端已持续四年,有必要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美国加征关税下一步走势。
美对华贸易逆差略有收窄但趋势不变
美国自2018年启动的加征关税是否能如其所宣称那样改善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促进贸易平衡呢?虽然基于关税理论直观理解,加征关税会相对提高进口产品价格,减少进口数量,从而直接缩窄本国贸易逆差,但本质上讲,即使短期内加征关税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无法即时改变生产消费决策,从而使得贸易在原有均衡结构内继续进行。而关税价格效应如何在进出口国之间分配也会受到贸易商品价格敏感性、贸易参与者产业链与供应链地位等微观因素影响,更何况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以及其长期的国内储蓄与投资不平衡和对部分高技术产品相对严苛的出口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