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实现外汇管理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外汇》:2020年,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同时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外汇局开展了很多便利化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铁成:2020年,为支持疫情防控,便利广大企业和银行“无接触”办理外汇业务,我们大年初四就上线了外债登记网上办理功能,全年完成数十项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的升级,同时,开通了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移动端和二维码渠道,不断提升外汇业务网上办理的便利程度。全年网上办件12.4万余件,占办件总数的近50%,创历史之最,且月均办件量远超往年。其中,超过99%的业务被企业和银行评价为“非常满意”,有力支持了打赢疫情防控战和外汇政务服务业务的正常开展。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积极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开始试点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于2020年6月推广至全国。截至2021年1月15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场景累计完成融资放款超8万笔,金额633亿美元。特别是暴发疫情以来,融资放款金额469亿美元,约占试点以来融资金额的74%,持续助力缓解了中小贸易企业复产复工的资金压力,受到市场主体的欢迎。2020年6月,将“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应用场景试点,推广至全国。2020年10月,在重庆地区推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宁波、广发、中行、工行等21家银行通过技术对接,实现了与区块链平台直联接入,业务操作更加便利,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受众。部分银行在实现直联基础上,通过外部数据与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重构融资业务流程,尝试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此外,为推进支付便利化业务的发展,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陆续推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和“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通过建立银行、企业、外汇局和税务部门的业务信息交互核验机制,提高便利化业务事中事后审核效率,有效解决银行审查企业发票信息、税务备案信息以及履行真实合规要求的难题,切实便利企业的资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