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进国际收支统计和外汇市场建设
《中国外汇》:2020年,全球贸易、投资活动明显趋缓。在此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市场表现如何?
贾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起于累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汇率形成和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从2015年的17.8万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0.0万亿美元。总体看,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虽然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的调查,我国的外汇市场是全球第八大市场,人民币也是全球外汇市场第八大交易货币,但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前景相比,外汇市场在全球的地位还可以大幅提升。此外,外汇市场的发展动力依然强劲。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种类日益丰富,在QFII、QDII、沪深港通、CIBM、债券通等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等国际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为外汇市场发展增加新的国内外参与主体并释放更丰富的双向交易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黑天鹅,也是试金石,检验出了我国外汇市场基本面的稳定与韧性。整体来看,2020年我国外汇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1.6%,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仍处于合理均衡水平。二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健、弹性增强。2020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个月期限波动率为4.2%,与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接近。三是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活动和结售汇行为总体保持理性和有序。2020年银行结售汇在不同季度顺逆差交替,总体呈现小幅顺差。这“三个保持”得益于国内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第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对国内市场和全球经济都发挥了稳预期和稳信心的作用。第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继续吸引境外中长期资本投资国内市场。第三,外汇市场成熟度不断提高,汇率弹性稳步增强,有能力应对各类短期冲击。
《中国外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外汇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您对2021年外汇市场形势有何判断?2021年在推进外汇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