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金融风险预警
海外资产价格变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溢出效应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3-4期
编辑:孙艳芳
海外资产价格变动有可能通过资本流动、情绪传染、资产负债表变化以及债务链传导等渠道,对中资机构、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等造成冲击。
在经历了2020年暴跌暴涨的“过山车”之旅后,全球金融市场在2021年年初表现乐观。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美国总统换届,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繁荣的期望日益增强,对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期待也并未减弱,从而推动资金不断涌入各类资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迹象愈发明显。鉴于目前金融市场的表现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2021年全球资产价格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不容低估。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升,海外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传导渠道日趋增多。对此,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向,做好相关预案,以尽可能降低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面对这些风险,不应放缓甚至扭转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通过切断中外金融市场的传导渠道来防控风险,而是要抓紧落实“双循环”战略,夯实国内经济基本面,抓紧“补短板”,清除国内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各类潜在风险因素,以稳健的姿态来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外资流入催生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全球各大央行纷纷大幅下调基准利率,推出量化宽松乃至无限量宽等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各项资产购买计划,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以美联储、欧央行及日本银行为例,其资产负债表整体规模比2019年同期扩大了近55%,速度之快已接近2008年四季度创下的历史极值(见图1)。考虑到2020年年初其资产负债表的总体规模大约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4倍,本轮量化宽松政策为金融体系注入的资金规模又远超12年前,因而对资产价格造成的影响会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