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出口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融资剖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0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在政策引领下,部分银行正在大数据、场景化、普惠化金融支持跨境电商服务方面积极创新、快速推进。
出口跨境电商与传统一般贸易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零售化特征,通常使用小型包裹的形式出运货物,相关的业务并未纳入海关及外汇等监管机构的统计,以致2019年纳入海关统计口径的跨境电商出口总额仅为944亿元。可以说贸易新业态的兴起与发展,对海关、税务、商检、外汇、银行等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既是机遇更是考验。近年来,无票免税、所得税核定征收、设置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增9710及9810监管方式等有关跨境电商管理的新政策、新模式、新措施相继推出,推动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在高速发展中不断走向规范化、阳光化。
对于银行而言,近10万亿元体量的出口跨境电商业务是一片全新的蓝海,但满足其对账户、结算、融资方面需求的难度系数均高于传统外贸企业。就此,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对如何做好出口跨境电商的融资服务进行探讨。
出口跨境电商融资需求分析
出口跨境电商本质上为贸易型企业,“轻资产、弱信用、大流量”特征明显,企业财务报表不能体现实际经营情况,因而难以满足传统银行授信的准入条件,银行传统融资产品也难以覆盖出口跨境电商这一新兴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