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与争鸣

数字货币时代的超主权数字货币方案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7期 作者:邹传伟 编辑:孙艳芳
基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超主权数字货币eSDR方案,可实现周小川2009年关于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纠正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失衡问题。

世界金融和货币正在“代币化(Tokenization)”,主要国家的央行都在研究和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考虑未来“代币化”趋势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定义、功能和治理。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需要前瞻性地研究数字货币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

笔者通过分析2019—2022年天秤币(Libra)项目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探索,以及2020年以来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二十国集团(G20)改进跨境支付工作框架下对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研究和试验,认为分布式账本适合作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基础设施,进而提出了将特别提款权(SDR)打造成基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电子特别提款权(eSDR)方案。eSDR有助于实现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关于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纠正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失衡问题。

 

分布式账本作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