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我国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期 作者:袁治杰 曲政 编辑:韩英彤
《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的实施和《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指南》(第一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反洗钱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未来我国将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透明度与安全性,有效应对全球反洗钱监管的复杂挑战。

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于2019年公布的《中国第四轮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互评估报告》中,我国“法人的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与“法律安排的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两项评估结果均为不合规。评估报告特别指出,我国反洗钱工作侧重从上游犯罪入手追踪财产流动,事前的反洗钱风险防控工作有效性不足。除客户尽职调查以外,没有要求收集、维护或提供受益所有人信息,特别是缺少对无记名股票、隐名股东、影子董事等可能的隐藏受益所有人的监管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对公司、合伙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做了框架性规定。2024年11月施行的《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备案主体、受益所有人认定标准、信息保存与调取查阅等内容,并明确了相关责任,为上述法律框架填充了明确、具体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我国反洗钱领域构建起了更加体系化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了由上游犯罪追溯向事前风险预防的转变。

同期发布的《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备案指南》),主要围绕受益所有人备案主体有哪些、什么是受益所有人、如何确认受益所有人、需要备案受益所有人哪些信息等内容,以问答形式对《管理办法》作出解读,并辅以流程图,帮助备案主体理解和完成信息备案工作。《备案指南》形式灵活,对于相关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能够迅速更新,及时向义务主体做出解答和反馈;针对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的不同规范,能够整体地、融会贯通地阐释给义务主体。通过《备案指南》的形式辅助义务人理解和履行相关义务,也是我国学习国际前沿做法,与国际反洗钱领域接轨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探讨我国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制度之要义,结合国际反洗钱领域制度安排进行分析。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