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外汇业务创新驱动因素及监管要点探析
近年来,银行外汇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对外汇监管提出了新课题。笔者根据外汇检查实践,将银行外汇业务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营外汇业务创新,即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信用或合法筹集的资金,资金使用目的为银行满足自身经营需要、获取风险收益或管理费,具体可细分为自营表内外汇业务创新和自营表外外汇业务创新;另一类是代客外汇业务创新,即银行接受客户委托,通过提供中介服务以获取手续费收益。厘清不同类型外汇业务创新的驱动因素、潜在风险和监管要求,对推动银行外汇展业合规、防范跨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外汇业务创新的驱动因素
外汇政策供给优化驱动银行创新产品、优化服务。近年来,在外汇管理部门优化政策供给的背景下,银行一方面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自营外汇业务创新,推出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自营表内外汇业务,以及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相关组合产品等自营表外外汇业务;另一方面围绕贸易新业态相关支持政策,创新开展全流程线上化跨境电商外综服一体化结算产品、独立站出口收汇等与贸易新业态相关的国际结算代客业务。
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银行外汇业务创新空间。在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中资企业加速海外布局,衍生出更多的跨境投融资需求和汇率风险管理需求,驱动银行创新推出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项下贷款、跨境并购投贷联动等自营创新业务。
金融科技发展为银行外汇业务提供技术支撑。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速由传统业务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外汇业务创新得以快速发展。例如,在保理业务中,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掌握核心企业应付账款流转路径,为核心企业产业链上游各级供应商提供自动、便捷的在线应收账款管理和保理融资服务,实现产融结合。又如,随着数字货币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信用证等代客业务逐步实现全面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处理,提升外汇业务办理效率。
银行外汇业务创新的监管要点
就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而言,监管重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强化宏观审慎管理。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呈现高联动、高风险两大特点。高联动表现为,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往往涉及复杂的资产负债运作,在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这类外汇业务创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升,同质化的业务创新将加大系统性风险的积聚。高风险表现为,近年来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不少银行的自营外汇业务创新承担了较大创收压力,对高收益的追逐往往催生高风险。例如,跨境簿记与转让、跨境风险参与等业务在为银行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境内银行资产负债的潜在风险,当多家银行在同一时期均热衷开展此类业务创新时,其潜在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
就银行代客外汇业务创新而言,监管重在把握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强化微观监管。近年来,银行代客外汇业务创新逐渐从赚取外汇买卖差价向“以量补价”模式转变,通过在市场分析、产品研发、渠道管理等方面提供综合化服务,提升银行获客能力。在此背景下,银行代客外汇业务创新呈现品种多样化、流程简便化、办理线上化等特点,这在提升企业业务办理体验的同时,客观上也容易为异常资金的跨境流出入提供空间,从而对微观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随着外汇业务渐趋数字化,银行在外汇业务审核中留存的纸质资料越来越少,需要监管部门不断提升大数据检查能力。
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与代客外汇业务创新的相互融合要求进一步拓展监管思路。对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的监管关注银行在自有资金或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运用上是否存在风险;对银行代客外汇业务创新的监管则关注客户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银行是否做到尽职免责。鉴于上述差异,兼具自营与代客特征的组合型外汇业务创新需要适用更加综合的监管思路。
相关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银行自营外汇业务创新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其一,探索建立自营外汇业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借鉴国际经验,设置银行外汇业务细分标准,按资金运作目的对自营业务进行细分,将具有结构复杂、高杠杆、资金循环嵌套等特点的投机性交易纳入监管,以负面清单制度搭建业务防火墙,加强事前监管。其二,构建多层级宏观审慎管理机制。在银行涉外资产负债与交易管理中嵌入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建立涵盖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逆周期调节、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在内的监管工具箱,构建覆盖不同监管层级的宏观审慎业务管理机制。
完善银行代客外汇业务创新微观监管机制。其一,强化外汇业务全流程监管。一方面,完善“实质真实、方式多元、尽职免责、安全高效”的跨境交易管理机制,辅导银行开展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另一方面,依托非现场分析筛查传染性强、影响力大的外汇展业风险点,强化对异常可疑主体的现场检查,系统评估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落实效果。其二,运用科技赋能提升检查水平。围绕银行外汇业务数字化的创新趋势,提升外汇检查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探索线上检查等新型检查模式;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提升银行数据报送质量,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丰富非现场系统数据来源,探索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分析方法,提高微观监管的精准度。
应对自营与代客外汇业务创新相互融合带来的潜在风险。其一,采取“实质重于形式”的穿透式监管,透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表面形态,重点关注资金来源、中间流程和最终投向等微观交易过程,通过对资产、负债及资金交易链条的层层追溯,实现对银行自营、代客外汇业务创新的穿透审查。其二,推动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监管相协同,根据银行外汇业务创新趋势,动态调整监管思路,推动银行树立正确的产品创新理念。
提升跨部门监管合力。其一,加强与公安、税务、反洗钱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检查效能。其二,以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为契机,促进银行提升外汇风险交易监测的有效性,推动外汇风险交易报告运用与管理,发挥其对高风险交易的“探测器”功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