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币种
中国与东盟四国双边本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5期
作者:
通过合作凝聚共识,推动本币跨境支付结算和外汇交易成本降低,是双边本币合作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市场对本币结算和直接兑换的需求持续增长,加强双边本币合作的意义不断凸显。笔者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四个东盟国家为样本,剖析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本币结算和本币交易现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双边本币合作提供参考。
中国与东盟双边本币合作的新契机
实体经济联系的增强为中国与东盟双边本币合作提供市场源动力。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持续加强,催生双边本币合作需求。货物贸易项下,Wind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从1995年的184.38亿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9265.48亿美元;东盟在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中的占比从1995年的6.56%上升至2023年的15.61%(见图1),并于2020年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货物贸易伙伴。其中,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四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近10年来占据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的60%以上。直接投资项下,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从2005年的12.5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546.63亿美元,截至2023年7月底,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伴随着实体经济联系的增强,市场更有动力使用本币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以降低汇兑成本、管理汇率风险,从而促使双边本币合作的市场基础更趋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