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3期 作者:张斌 周康林 罗云友 刘蕊 编辑:白琳
商业银行抢抓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机遇,需要在把控好合规风险基础上,转变现有展业模式、优化客户准入、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在事前准入、事中审核和事后监测等方面积极探索。

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对于国内企业发展中间品贸易和全球采购、突破贸易瓶颈、规避关税壁垒、提升区域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拓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将是商业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商业银行亟需适应贸易形态演变和监管要求,优化交易审核方式和流程,积极参与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场景化综合服务,建立优质企业“白名单”,探索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贸易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空间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和竞争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企业由于全球业务发展、规避关税壁垒等原因,在境外成立工厂、公司或者采购中心等实体,而与贸易相关的资金结算、信息处理及相关管理和服务仍然保留在境内,在生产经营中逐渐产生新的离岸贸易形态。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