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新形势下关于提升基层外汇工作质效的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3期 作者:王铮 编辑:章蔓菁

基层外汇部门身处业务第一线,是打通外汇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基层外汇工作需要转变“旧”习惯,转变思维、提升能力、主动作为,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

基层外汇工作需要转变的“旧”习惯

聚焦微观多,关注大局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体部门融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程度越来越高,微观外汇工作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宏观态势联系愈发紧密,外汇管理与服务的体制机制、理念与手段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在实践中,基层外汇工作人员特别是承接了诸多业务权限的基层商业银行人员,更习惯于聚焦微观层面的业务单证合规与否,展业思维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实体部门的贸易投资形态结合不够紧密。

纵向把关多,系统分析少。基层外汇工作涉及投融资、进出口、服务贸易等多个领域,而基层外汇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往往只注重审核单笔业务本身,缺乏系统化思维,对业务背后的成因和可能形成的趋势关注不够。例如,当发现企业频繁收取预收货款时,未能及时关注在岸/离岸汇率的变化或者企业实际的融资需求;当企业预付货款指标异常时,未能关注企业通过贸易将资金违规转移至境外的风险。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