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下的世界经济
全球金融下行周期中的新兴经济体:韧性、分化与挑战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2022年开始的新一轮全球金融下行周期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到目前为止都表现出一定的经济和金融韧性,但是挑战依然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的资产价格、信贷规模、金融机构杠杆率、跨境资本流动等金融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在较长时间段上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形成了“全球金融周期”。由于美元是全球主导货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成为导致全球金融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2022年开始的美联储加息,再一次推动形成了全球金融下行周期。
本文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进行分析,其中,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而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则是金砖国家。通过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次美联储加息和金融危机做比较,可以发现,新兴经济体在本轮金融下行周期中整体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在部分领域出现分化,在未来依然面临挑战。
汇率韧性增强
从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美联储连续进行了10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上升至5%—5.25%。在14个月内累计加息500个基点,是美联储40年来最激进的加息。但是,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幅度较低,显示出汇率具有一定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