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外汇管理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3期 作者:符林 编辑:章蔓菁
面对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外汇管理部门可从政策制度完善和技术手段优化两方面着手,助力数字贸易的创新与发展,统筹“促便利”与“防风险”。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下,数字贸易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推动组织模式的重构,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相较于传统贸易,数字贸易在业务模式、操作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对现行外汇管理模式带来新课题,需要外汇管理因“数”而变,不断完善数字贸易外汇管理框架。

数字贸易对外汇管理提出的新课题

现行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框架基于传统贸易分类所构建,属于强调真实性、基于结构性数据的事中事后监管范式。近年来,为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方式电子化、政策诉求差异化等新趋势,外汇管理部门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出台了多项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便利化政策。与此同时,随着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贸易结构、贸易模式加速创新迭代,贸易的密度、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贸易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复杂,贸易的规则和关系快速变化,这些因素加大了外汇管理部门对数字贸易参与主体经营行为进行识别和管理的难度,对外汇管理的政策边界、制度设计、监管模式、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新课题。

数字贸易的多样性、灵活性对政策边界提出新要求。数字贸易不仅突破了传统技术边界,更突破了原有产品类型、贸易方式、产业分类乃至经济形态的边界。一方面,数字技术使得更多的产品、服务、要素可贸易,加快了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促使业务范围跨越多个领域,对建立在传统贸易分类基础上的外汇管理政策理念、政策覆盖面提出了考验,同时也对同一政策在不同业态中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在数字贸易中,数据成为生产行为和贸易活动的关键要素,而从现行政策制定情况来看,我国在规范数据要素依法有序流动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虚拟数据资产跨境交付、生产要素通过虚拟网络空间跨境配置的规定相对较少,并且缺乏相应操作细则。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