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局长论坛

外债便利化改革赋能中关村科创企业新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9期 作者:杨伟中 编辑:章蔓菁
下一步,北京外汇管理部将继续围绕“支持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战略方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助力中关村率先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称“中关村示范区”或“示范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园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关村论坛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助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北京外汇管理部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于2017年在示范区实施了外债便利化改革试点政策,并于2018年和2020年进行了两次政策升级。试点政策畅通了示范区企业跨境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拓宽了外债资金使用空间,提高了跨境资金使用效率。未来,北京外汇管理部将继续围绕“支持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战略方向,支持示范区科创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关村示范区率先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外债便利化改革激活创新主阵地

中关村示范区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原始创新和前沿创新主阵地。截至2020年年底,示范区拥有独角兽企业约90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40%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107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18个,硬科技孵化器42家。2020年,示范区内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6万家,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型企业达72家。为更好地满足示范区“轻资产、高成长”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北京外汇管理部于2017年在示范区实施了外债便利化改革试点政策,并在其后进行了两次政策升级。试点政策为高成长性科创企业拓宽了跨境融资渠道,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提供了外汇政策保障,同时也为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提供了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一是畅通渠道,助力中关村示范区科创企业解决融资困境。中关村示范区高科技企业具有快速成长的发展特点,“轻资产,高成长”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初创期企业需要大量前期资金投入,往往财务亏损或利润较少,净资产规模较小,迫切需要境外母公司、关联公司的资金支持。北京外汇管理部以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为突破口,助力示范区企业畅通境内境外融资渠道,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创新试点,助力中关村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中关村示范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验田”,承载着我国科技发展、改革创新的重任。为支持示范区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的发展,北京外汇管理部聚焦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在示范区出台了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外债一次性登记等多项创新试点政策,提升跨境融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助力示范区企业进一步聚集全球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持续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探路先行,助力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关村示范区在成立之初即被国务院赋予“政策先行先试”功能。北京外汇管理部主动顺应示范区主体需求,紧密结合示范区发展方向和特殊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改革试点、外债便利化改革试点、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等多项创新政策率先在示范区落地,部分试点政策成熟后在全国范围推广,为支持我国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外债便利化改革脉络和举措

2015年3月,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率先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实施,拉开了中关村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的序幕。2017年,北京外汇管理部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基础上推出了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自此之后,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展开一系列升级迭代,有效促进了示范区营商环境的优化,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给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但净资产规模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定的外债便利化额度。为畅通高新技术企业的跨境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融资资金的可得性,2017年的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支持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一区七园”的试点企业享受50万美元的外债便利化额度。2018年,外债便利化试点范围由“一区七园”拓展到“一区十六园”,同时外债便利化额度由50万美元提高到500万美元。2020年,注册在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外债便利化额度提高到1000万美元。

二是允许试点企业将外债资金用于境内股权投资。为拓展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提高跨境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2017年,允许注册在示范区“一区七园”的符合条件的非投资性试点企业将外债资金结汇后用于股权投资。2018年,将试点范围由示范区“一区七园”拓展到“一区十六园”。2020年,进一步细化外债资金股权投资操作流程,非投资性试点企业将外债资金结汇后用于股权投资的,被投资主体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后开立“资本项目—结汇待支付账户”接收相应资金。

三是允许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试点企业办理外债一次性登记。为简化高新技术企业外债登记程序,提高外债登记办理效率,2020年,允许注册在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外债一次性登记,取消试点企业外债逐笔登记的管理要求。企业在办理外债一次性登记后,可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用、还外债资金,在负面清单外自主决定资金用途,业务办理程序得到大幅简化。

外债便利化改革助力中关村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外汇管理部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持续跟踪企业需求,不断升级试点政策,时刻以企业政策体验作为衡量政策是否有效的标准,精准对接企业诉求,助力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外债便利化改革推出以来,北京外汇管理部联合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金融办等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多场外债便利化政策企业专场培训会,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确保试点政策“直达”企业;创新“绿色通道机制”“重点银企沟通机制”等工作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辅导和服务对接,及时掌握企业诉求,确保试点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连续四年开展便利化政策“回头看”工作,累计完成20家次银行和企业的事后核查,确保便利化政策施行依法合规、风险可控。

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85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享受了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红利,涉及金额合计达164.6亿美元,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九大行业,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业三大行业的企业数量合计占比约八成,显示出外债便利化政策在助力园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在2022年北京外汇管理部开展的外债便利化政策效果评价中,超六成试点企业对政策给出满分评价,表明外债便利化政策获得了企业的普遍认可。

一是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试点政策帮助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扩大了资金来源,特别是为有潜力的“轻资产、高成长”初创期科创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底,共有5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办理了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新增签约金额合计42.4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政策受益主体,签约企业数量、签约金额占比均超过八成,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母、子公司或联属企业借贷金额占比超过七成,此类融资具有手续方便快捷、利率较低、一般不要求刚性偿付等优点,债务风险相对稳定可控。测算结果显示,试点政策下企业平均贷款综合成本比境内贷款综合成本降低超400基点,预计一年可为企业共节约财务成本约14亿元人民币。除直接降低财务成本外,超九成试点企业参与外债便利化政策后,境外融资资金调回所需的税费、管理成本均有所下降,部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幅平均超过20%。

二是外债资金境内股权投资试点政策便利了企业并购升级,推动了企业做大做强。试点政策给予企业更多的外债资金使用空间,为示范区科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28家企业办理涉及股权投资的外债便利化业务,签约金额合计为37.1亿美元。

三是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政策简化了企业外债登记程序,提升了企业跨境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为充分释放外债便利化的政策红利,北京外汇管理部精简业务办理材料,优化业务办理程序,通过在示范区试点外债一次性登记政策,大幅简化了外债登记程序,资金入境时间平均缩短三成。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14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外债一次性登记业务,申请额度合计734.6亿元人民币。园区内多家企业表示,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政策出台后,业务办理流程便捷高效,资金入境和使用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下一步,北京外汇管理部将继续紧跟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需要,结合示范区科创企业发展实际,开展新一轮外汇政策先行先试改革,支持科创企业转型升级,助力示范区率先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主任、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