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会争议案例

信用证中制裁条款的把握原则与应对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4期 作者:胡捷 陈懋豪 编辑:韩英彤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需不断丰富并细化制裁风险的防范手段,在利用精准而规范的方式规避制裁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贸易金融工具的独立性与生命力。

当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冲突不断加剧,国际单边制裁有增无减,日趋严格。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在信用证中加入制裁免责条款,且条款内容愈加复杂化和扩大化,对信用证的独立性及基于此的保兑、议付、融资等贸易金融业务造成冲击,导致许多纠纷与争议。国际商会于2021年10月发布的最新一批官方意见中的TA.920rev就是一则关于信用证中包含制裁免责条款的典型案例。

意见背景与国际商会立场

咨询者在TA.920rev中提出,很多国家的银行在其信用证中添加了与信用证当事方及交易币种不相关或无管辖权国家所实施的制裁措施相对应的免责条款,以试图免除开证行在相关情况下的承付责任。

咨询者认为,此类条款并非信用证实务中的规范条款,但很难要求将其从信用证中删除,导致很多银行无法对受益人进行保兑或办理议付。尤其是一些制裁免责条款中对于涉及制裁的情形使用了“间接相关”等类似表述,十分主观,超出了银行遵守其受管辖法律法规的范畴。基于这些原因,咨询者提出了一系列疑问,询问国际商会对此的态度立场。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