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从人民币货币基差变动看我国外汇市场开放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20期 作者:温娴 袁培 林锋 编辑:张美思
本文研究了近十年人民币货币基差的走势变化,发现近年来人民币货币基差从宽幅波动且受即期汇率影响明显,逐渐转变为波动区间收窄、与即期相关性弱化的特点。这说明中国外汇市场开放程度在不断提升。

货币基差反映两种货币的供需相对力量,常为危机、监管政策等外部因素所左右。货币基差提供了一个观测一国外汇市场开放程度的视角。发达国家货币基差整体呈窄幅区间波动特点。近年来,人民币货币基差从宽幅波动且受即期汇率影响明显,逐渐转变为波动区间收窄、与即期相关性弱化的特点。这说明我国外汇市场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

货币基差的涵义和特征

根据利率平价原理,远期汇率可以根据即期汇率、两种货币的利率计算得出。外汇掉期价格等于远期价格与即期价格的差,反映两种货币的利率差。理论上,如果市场价格偏离利率平价,就会产生套利行为,而套利行为又会驱动市场价格回归利率平价。外汇掉期价格隐含的利率差与两种货币名义利率差存在的差异,称为“货币基差”。货币基差理论上为零,但是实际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零偏离是常态。

以三个月欧元基差为例。三个月欧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为-0.58%,三个月美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0.13%,两者之差为71bps。欧元即期汇率为1.1700,欧元三个月掉期点为28pips,则掉期价格隐含的三个月欧美年化利差为95bps(28÷1.1700÷0.25=95,0.25年是掉期的期限),与实际利差的-24bps的差别就是三个月欧元的基差。这意味着,相对于美元而言,欧元处于“折价”交易状态,即美元相对欧元更“贵”。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