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小微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探讨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2期 作者:陈婧 李璐 编辑:王亚亚
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从清晰简单的衍生产品开始,逐步推进汇率风险管理,是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成为涉外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数量巨大、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小微企业来说,其持有的较大的汇率风险敞口与其较弱的风险承受力并不匹配。因此,如何助力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

涉外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

何谓小微企业?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均为相对概念。同一家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其地位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地方的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是中型企业,而在世界范围内则可能是小企业;反之,有的企业尽管自身规模较小,但却是行业内的大企业、领头羊,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从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财务指标以及从业人员数量的角度看,不同行业的标准差异也较大。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属小微企业;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属小微企业。

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小微企业,各地之间也差异较大。根据Wind全球企业库的数据,2020年北京地区进出口规模为2.32万亿元,折算后约为3360亿美元,若按照小微企业对GDP 30%的贡献比例替代小微企业进出口占比规模,2020年北京小微企业进出口规模为1008亿美元(3360×30%),2020 年北京从业人数300人以下、注册资本2000万以内、经营状态处于“存续”、有进出口信用的企业为2.01万家,以此计算,小微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约为500万美元。而在小微企业更为集中的江浙地区,同样的计算方法及企业筛选标准下,小微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约为160万美元;而就全国而言,小微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约为300万美元。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