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论坛

“双循环”新格局与金融双向开放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期 作者:程实 编辑:孙艳芳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将可为强化国内国际两大循环的良性互动构建新纽带,而人民币资产则可为金融开放奠定新支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金融开放的着墨看似不多,仅强调了“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对此,笔者认为,越是精简的政策目标,越需要置于大格局中加以理解。放眼中国“双循环”新格局,一方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闭关自守”,而是旨在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开更广阔的新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双向开放,将可为强化国内国际两大循环的良性互动构建新纽带。

“双循环”打开高水平开放的新空间

当前全球化浪潮陷入困局,看似是由美国政府政策转向、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一系列“黑天鹅”引致的意外之变,实则是历史因素层层累积后的必然之果。从全球来看,过去数十年,部分发达国家在获取全球化红利的同时,未能处理好内部的红利分配问题,导致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不断扩大,推升了内部民粹主义、外部保护主义的双重浪潮,进而从全球化的领导者转向“退群者”。全球化体系因此亟待新一轮重构。从中国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间,中国向全球分享了自身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要素驱动型的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持续,较低水平的对外开放边际效益也在递减。中国对外开放亟待走向更高水平,以新方式满足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可持续的正向外溢。站在国内外历史性变革的交汇点上,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开放,一方面需要跳出过去的思维窠臼,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另一方面,不能就“开放”论“开放”,而是要寻求更为基础性、全局性的解题思路。

针对上述形势,“双循环”新格局有望为高水平开放构建“外题内解”的解题路径,从两个方面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空间。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