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视界

基于UCP600的咨询案例看争议焦点的研判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4期 作者: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单证处理中心广州课题组 编辑:韩英彤
在筛选提炼ICC案例的过程中,本文发现许多案例有共通点,并从中一管窥豹地总结出一些ICC的处理原则——有出处、重实质、高清晰、尊实务。

在信用证的发展历程中,各方当事人对不符点的争议从未消失。为了更好地理解ICC银行委员会对不符点争议的解决思路,本文基于ICC历年的咨询案例,探索ICC委员会咨询的分析逻辑,归类探讨了争议集中的焦点问题,旨在找出每个咨询案例中争议的根源,最后总结提炼对争议性问题的判断标准,为日常业务提供导向性参考。

通过梳理ICC历年的案例,本文归纳出三个争议的焦点问题:单据的额外信息引发的争议、对贸易实务或专业术语的理解差异引发的争议、信用证条款障碍引发的争议。下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焦点问题一:单据的额外信息引发的争议

单据上显示的额外信息是否导致单据不符,这一争议在ICC咨询案例中占据了大部分篇幅。所谓额外信息,是指根据UCP、ISBP745以及信用证的规定,不要求在单据中显示的数据和信息。对于额外信息,需根据其在单据中的作用、其他信息是否完整等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其对单据功能的影响。借鉴ICC近年来的意见,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则。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