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开发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4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银行应通过大数据和线上化建设等,构建全流程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根据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进出口额低于30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占比为76.4%,长尾特征明显。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庞大,是银行不可忽视的重要客群。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也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落实“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中小外贸企业自身经营的特点,较难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银行传统的授信方式和放款流程也难以满足客户的时效性要求。
中小外贸企业银行融资现状
2020年投保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超14万户,其中大多为中小外贸企业;但办理保单融资的客户不足5000户,占比仅为3%。授信难、提款难,导致中小外贸企业大多都无法享受到银行的融资服务。
授信难。中小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且大多具有“轻资产”特征,无法提供抵/质押等强担保。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都无法达到传统银行授信的准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