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挖掘隐而未现的构造型交易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7期 作者:孙力铮 王岩 编辑:吴梦晗

近年来,外汇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三大攻坚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严厉打击构造型交易等实质性违规行为。在重拳打击下,外汇市场秩序整体向好,但虚假、欺骗性的构造型交易仍然存在,因此,查找外汇领域隐形构造型交易,适度调整部分监管方法,对查清虚假、欺骗类构造交易颇具现实意义。

构造型交易隐而未现的主要原因

构造型交易是指涉汇主体通过虚构、虚增交易环节,掩盖真实交易动机,达到非法经济目的的违法行为。构造型交易的涉案金额通常较大、情形较严重,并且在构造过程中多会伴随地下钱庄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但部分构造型交易虽然已经发生但却未能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违法主体构造表面合规性业务单证粉饰违法行为。构造型交易为达到非正常盈利的目的,一般会采用表面合规手段遮掩其违法事实。以熟知的虚假出口骗税案件为例,国家为鼓励贸易出口推出退税补贴红利,旨在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然而,部分市场主体通过套用真实出口数据、报高价格、借用出口拼箱等手段构造货物流,再利用离岸公司、地下钱庄等方式构造资金流,给整个涉外交易环节中涉及相关单证的违规环节披上“合规”外衣。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