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中国-东盟国际贸易现状与前瞻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瑞琪 姚长志 编辑:吴梦晗
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发展的不同方向,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预计未来双方将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2020年以来,在疫情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影响。然而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不仅未出现降温,反而逆势增长。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20897亿元人民币,且在2月东盟已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旨在介绍我国与东盟近年来的贸易变化,从梳理中国与东盟贸易格局中的重点产业入手,分析并展望了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贸易概况

2020年上半年,东盟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居重要地位(见图1)。对比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变化可以发现,同期中国对欧盟、美国、中国香港与韩国、日本的进出口总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与东盟的贸易规模却呈现5.6%的逆势增长(见图1、附表)。究其原因,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和欧美制造业回流,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消极因素的冲击,短期内欧美国家国际贸易便利程度下降;另一方面,东盟持续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优化自身营商条件,在2019年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排名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分别排名第2、第12和第21。此外,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IMG_20200907_144426.jpg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