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促进“内循环”的关键抓手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7期 作者:钟正生 编辑:孙艳芳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增加企业投资空间和意愿、做大做强都市圈,是促进“内循环”的三个关键抓手;而做稳做实外贸基本盘则是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从哲学上来说,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刻画最形象不过。但如何理解“内循环”是主要矛盾的定位,如何促进“双循环”有机耦合的生成,却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视角探讨我国经济促进“内循环”之策,并分析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节点,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是促进“内循环”的逻辑起点

理论上,居民有足够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才有广阔的市场,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充分有效地得到动员,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现实和更上一层楼的理想驱使下扩展投资、升级技术;而企业能在“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市场竞争下实现优胜劣汰,促使有效率、有前瞻性和有担当的企业持续涌现,才能提供最广泛、最多元的就业机会和形态,从而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由此就可形成一个“消费-投资-就业-消费”的螺旋式良性循环。

要实现上述消费引领型的中国经济,并不在于数据层面上消费占比的提升,或是消费增长的提速。其最终落脚点应在消费对国内投资的带动作用上,体现为一国产业结构应围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来布局,而不是出口导向或投资引领。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