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从自贸区产品创新看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2期 作者:邱荣海 吴娜 汪栋栋 编辑:韩英彤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托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不断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拉开了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序幕。此后,全国又相继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等方面,做了诸多改革试点,推出了多项创新产品。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产品的创新及其推广,丰富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所需载体的种类、数量,推动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自贸区风险参贷业务

自贸区风险参贷业务,是指中资银行自贸区分行以风险参贷的方式,向其境外机构拆出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即通过中资银行境外机构与其境内机构的联动,办理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

自贸区风险参贷业务,实质是自贸区分行对其境外机构融出人民币资金,其业务开展需以符合当地监管政策要求为前提。目前,各自贸区关于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均允许自贸区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借款,广东、深圳、浙江等地自贸区当地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开办的此类业务是认可的。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