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政信资产“涅槃重生”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20期 作者:翁晟 编辑:吴越
国内政策整体从严厉趋向缓和,政信资产开始涅槃重生,有望再次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配置的主流品种。

政信资产过去一直是财富管理市场配置的主流资产之一,无论是在银行理财还是在非银体系的信托、资管、私募基金中,都是主力品种。2012年以来,以信托基建类为代表的政信产品成为投资者的热门选择,其回报也非常稳定,直至2017年底,一直保持不败的兑付记录。2018年,在整体市场去杠杆的浪潮里,政信资产也遭遇了滑铁卢,从1月中融信托云南国资项目违约开始,已经有五六个项目明确出现违约延期现象,以致一度引起财富管理市场的质疑和恐慌。今年6、7月,监管政策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监管层纷纷采取密集措施给地方政府输血,以重新拉动基建投资。7月24日,人民日报发文《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政信资产也开始涅槃重生。

流动性不足导致延期兑付

政信资产是业内的俗称,常见的有标准化产品里的地方政府债、城投债,也有非标准化产品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资管、私募基金、PPP类基金等。标准化业务和PPP基金的投资者主要以机构为主,尤其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更是各类债券的大买家;而非标准化业务的主要投资者除了机构还有个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是他们最熟悉的品种。与PPP项目的股权性质不同,基建类信托是债权性质项目,也是今年这波调整里影响较大的品种,与个人投资者息息相关。

从今年的表现来看,在前期去杠杆阶段,标准化业务中的地方政府债全部完美兑付,城投债仅在8月份有一起超短期融资券延期2天,因此可以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兑付业绩。从非标业务看,以地方城投企业为主要融资方的基建类项目,根据媒体报道,约有5—6款产品出现延期情况。虽然据说没有包括全部延期项目,但整体看,非标产品的违约数量还是很少。更为关键的是,已报道的延期项目基本在延期几天或者最长一个月内已全部兑付,这与市场上很多踩雷的企业贷款类项目形成鲜明对照。所以,今年虽然政信类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导致部分产品延期兑付,但总的来说产品的兜底能力不错,最后都能成功兑付,帮投资者守住底线。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