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产能合作基金“实践谈”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6期 作者:韩红梅 编辑:章蔓菁
非洲各国各具特色,工业基础、要素禀赋千差万别,因而保障融资方面的专业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就成为金融机构必备的“看家本领”。

加强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后首访非洲,首次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以及包括成立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下称“基金”)等举措在内的资金支持。几年来,中非真诚牵手,厚植传统友谊,聚焦合作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关系内涵日益丰富。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非洲这片“希望的大陆”“发展的热土”变得更加生机盎然。非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结合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两年多来的对非投资实践,本文就加快中非产能投资合作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顺应趋势应运而生

资金短缺是长久以来制约非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洲各国为寻求发展资金来源,积累了大量以政府为发行人的公共债务。如今非洲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资金缺口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为避免主权债务压力,避免加重“重债穷国”的负担,寻求多样化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方式,成为了非洲国家的共同诉求,市场化的民营债务主体融资和股权融资也因此成为新的融资趋势。

从目前来看,中资企业的非洲项目在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阻碍,主要包括:非洲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中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海外服务网络不足、中资企业由于缺少征信支持而难以利用非洲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等。在这一背景下,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应运而生。其主要是通过股权投资,兼通过类债投资(包括优先股、可转债、混合资本工具等)、贷款以及子基金业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中资企业在非洲项目上的融资需求,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