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图观势

美国对华“301调查”:历史与当下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8期 作者:苏庆义 丁艳明 编辑:张美思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由此延伸而来的“301调查”,是冷战时期诞生的贸易外交工具和单边主义措施。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在特朗普总统的指示下宣布开始对中国开展“301调查”,并且在今年4月4日公布了基于“301调查”建议对华加征25%关税的1300余种产品的清单,中国随后公布了同等规模的反制措施。那么,其前景如何?中美的贸易情况将会受到何种影响?对此,历史经验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历史上,美国共五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见附表),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总统执政时期的两次、克林顿执政时期的两次以及2010年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一次。回顾这五次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的背景及过程,总体来看,第一,美方的诉求主要是希望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扩大开放和取消补贴等;第二,美方在调查后,主要以基于对华制裁的方法迫使中国满足其诉求,但也有在WTO框架磋商解决的案例;第三,中国并不惧怕来自美国的制裁,每次均会出台反制措施;第四,双方最终都能通过磋商和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中国确实也通过这些调查推进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并在加快与国际法律体系接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

snipaste_20180426_105204.jpg

从前五次“301调查”时期中美间贸易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发现“301调查”明显影响到两国的经贸关系。受制于前两次数据并不完备,笔者从克林顿执政时期发起调查的1994年开始分析。1994—1996年均处于“301调查”期间。1996年,在连续三年的调查后,中国对美出口和进口增速确实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主要是克林顿政府在短时间内接连发起两起“301调查”所致。相对而言,奥巴马政府发起调查的2010年,中国对美贸易和中国总体贸易则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逆势上扬(见图1、图2)。这可能与企业为了“避险”而提前备货或出口有关。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