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煦:做勇于担当的引领者

发布:2017-07-12 13:55 来源: 《金融&贸易》2017年第2期 作者:荣蓉 白琳

中西合璧、威严大气的中国银行总行大厦里,贸易金融部的办公区一如既往的忙碌。在这里,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姜煦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从国际结算的优势传承谈到“互联网+”新业态的拥抱求变,再到向全球化方向的不断迈进,姜煦的思路清晰,语速略快。

QQ截图20170712102449.png

作为一家百年历史传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的发展如同这座总部大楼的建筑风格,传统之中糅合创新,沉稳之中蕴含变化。正如中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说,“勇于担当是中国银行百年传承的企业文化”。从姜煦的讲述中我们体会到,“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发展理念已经融进中行贸易金融业务以及他个人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新常态下平稳前行

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行在贸易金融领域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始终担当着贸易金融行业引领者的角色。面对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带来的挑战,中行贸易金融部在坚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跨越发展,始终将成为“最好的贸易金融银行”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发展目标。

姜煦坦言,近几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亲周期的贸易金融业务整体也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中行贸易金融业务顺应形势,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姜煦将业务发展和策略调整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发扬传统业务优势,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国际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中行的传统优势项目。中行进一步保持并发挥优势,在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始终保持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二是调整业务结构。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中行贸易金融业务也经历了一个“挤水分”“挤泡沫”的过程。一方面,对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采取审慎的态度,逐渐退出;另一方面,涉入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取得的收效是,表内外贸易融资余额在前两年的短暂下降后,如今已经实现恢复性的增长。表内外贸易融资回到2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与此同时,业务结构调整的结果显现,行业分布更加均衡,表内融资中以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的业务超过一半。

三是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中行按照“展业三原则”,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整体来看,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贸易金融条线的不良率、不良余额实现双降,整个条线的不良率不到全行平均水平的一半。贸易融资低风险的特点得到了体现。

新常态下,中行贸易金融这艘大船在市场风浪下平稳转舵,并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姜煦告诉记者,下一步,中行贸易金融业务还将继续践行“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目标,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发挥国际结算的传统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中行贸易金融还会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全球供应链业务、大宗商品融资以及“互联网+贸易金融”创新等四大业务板块的发展。

“包括保函在内的国际结算业务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且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这一传统优势领域。”姜煦说。2017年一季度末,中行保函余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是对外保函。对外保函很大部分是支持“走出去”企业进行大型对外工程、大宗设备出口及大型对外并购,这中间又有一半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国际结算业务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引擎。

人民币国际化又与“一带一路”密不可分。2016年,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300亿元人民币。“从2009年跨境人民币试点以来,中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领域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结算到贸易融资再到跨境投资,现有产品线已经涵盖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清算、发债、托管及现金管理等领域,”姜煦说,“目前,我们能够为客户打造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领域的领头羊,中行还坚持对人民币国际化市场进行跟踪和研究。2016年12月,中行连续第四年对外发布《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74%的“一带一路”沿线受访企业能够在当地较为方便地获得所需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比2015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显示了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覆盖水平继续得到改善。

拥抱“互联网+”新变局

从国内互联网巨头BAT的金融跨界到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的创新变革,互联网不仅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金融生态。贸易金融领域,市场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快速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

2012年,中行曾与京东有过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合作。合作的过程让姜煦切身体会到,银行已经不能再简单、被动地以资金提供者的角色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管是被动迎接,还是主动应对,银行都必须向‘互联网+贸易金融’的方向转型。”姜煦说。

中行贸易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建设起步较早。2009年,中行启动了在线单证业务;2011年,开始在线供应链融资业务。姜煦告诉记者,目前,中行已经搭建起了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在线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将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首先,要从单证领域向汇款领域发展,从国内向国际领域发展。从2016年开始,中行将网银相接的在线单证服务推广到了亚太、欧非和美洲的20多个国家地区,可以提供英、法、德、日、韩等多语种支持。下一步,中行贸易金融业务的目标是提供“结算+融资”的全面解决方案。

中行的在线供应链从2011年发展至今,已经拓展了300多家核心企业,支持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达到2000多家,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姜煦认为,首先,银行要加强自身在电子化、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与市场机构的合作。他认为,银行作为市场化竞争的参与主体,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大于竞争,合作的空间是广阔的。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优势不可替代,比如凭借国际贸易、反洗钱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合作可以让银行服务更多小微企业客户,拓展银行的客户资源,降低获客成本。“在线供应链金融不仅要跟核心企业直接对接,搭建在线平台,未来还将跟第三方平台加强合作,服务更多小微企业。”姜煦说。

其次,与政府部门在数据对接方面加强合作。“近几年,外汇局、海关等政府部门推出了不少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银行需要利用大数据的功能,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手段把企业、银行、政府部门三方进行对接。外汇局从今年5月起,向商业银行开放企业报关电子信息,用于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未来,银行内部系统与监管机构能够在更多方面实现对接,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姜煦说。目前,中行在关税保函业务上已经与海关总署的系统实现对接,可以在线便捷地给企业开具关税保函。

最后,银行要密切关注区块链等新技术在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去年,一条关于首个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的新闻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国内,人民银行也在大力推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姜煦认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能够给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尤其对于区块链在国内信用证、票据等领域的应用可以加以探索和尝试。

大宗商品融资布局突破

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然而,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尤其是大宗商品结构性融资,长期以来都是中资银行的薄弱环节。“中国要从大宗商品大国成为大宗商品强国,需要中资银行努力在金融方面掌握大宗商品融资的话语权。”姜煦说。

姜煦告诉记者,中行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主流的大宗商品银行。2011年,中行开始进行大宗商品领域的全球布局,逐步设立了新加坡、伦敦、纽约三大大宗商品海外中心,分别辐射亚太、欧非和美洲地区。即使在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的时期,中行仍然坚定不移地投入资源,坚持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支持大宗商品业务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大宗商品业务从质到量都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一是在客户拓展方面,中行的客户不再局限于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而是拓展到了全球五大金属贸易商、四大粮商等国际主流大宗商品客户。

二是在要素市场合作方面,中行以境内外主流商品交易所为切入点,为交易所及其交易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境外,中行与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十几家主流交易所进行战略合作,从最初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向融资支持等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境内,中行配合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从系统对接、核定授信额度、推介客户及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前再度确认,将在今年推出中国版的原油期货,首次采用人民币计价。“第一步是人民币计价,然后才是真正的中国价格。”姜煦对此充满期待和信心。

三是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中行大宗商品业务在结算业务的基础上,推进“融资+保值”的融合,加强商投行联动,并将业务领域向全产业链拓展。姜煦告诉记者,中行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项目方面参与了一些期限较长的出口前融资,在新加坡、伦敦也成功开展了大宗商品回购业务,进一步丰富了大宗商品业务的产品体系。

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中行将市场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在总行的大力支持下,三个大宗商品海外中心引进了一批国际化、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这些国际专业人才不仅把他们的‘know-how’带了进来,也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提升了整体团队的实力。”姜煦说。

行业标杆与“中国声音”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首家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中资银行,参与并见证了整个行业的成长壮大,并时刻发挥着行业的带头作用,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发出声音。正如中行强调的“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对中行人来说,这是大行担当、使命所在。

2016年,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上海成立。这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中行行长陈四清当选为总负责人,中行当选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及牵头行。“我理解,做最好的银行首先就是要在展业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处理好展业与合规自律的关系;必要时,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去维护国家利益。”姜煦说。

在国际上,中行带领同业发出中国声音,从被动的规则服从者,到主动的参与者,最终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尤其是在信用证、保理、福费廷等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制定上,团结国内银行业的专家力量,最终实现了中国银行业的诉求,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对此,姜煦有着切身的体会。

2006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年会在比利时召开。当时,《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的规定普遍偏向进口保理商即西方国家的保理商。时任中行副行长的张燕玲鼓励姜煦去竞选FCI执委一职。与众多资深专家相比,年仅三十多岁的姜煦当时并无太大优势。经过深思熟虑,他在竞选演讲中重点打了两张牌。

第一张是“中国”牌。2000年到2012年正是中国保理业发展最快的阶段,经历了从上亿元规模到万亿元规模的几何级增长。2006年,中国同样处在GDP和外贸规模高速增长的阶段。姜煦在当时的演讲中强调,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场,因此FCI需要有中国的声音。

第二张是“中国银行”牌。在国际上,“中国银行”是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一提到中国的外汇外贸业务,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国银行。姜煦提出,中国银行还是最早将保理引入中国、中国最早加入FCI的银行,为保理和FCI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演讲后的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年轻的姜煦以最高票当选FCI执委。“之所以能够当选,因为背后是中国这个蒸蒸日上的新兴市场,还有中国银行领导和整个团队的支持。”姜煦说。姜煦连任了九届FCI执委,并且两次担任FIC副主席,还曾担任了FCI战略委员会主席,代表中国银行业,代表出口保理商,在国际上发出声音,最终影响了国际规则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在姜煦看来,国内保理行业在经历了2000年到2012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2012年到现在处于调整期,把基础夯实,把水分挤出去。目前,国内保理业整体发展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未来,保理和供应链业务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使命的传承与发扬

姜煦作为在中行国际结算条线成长起来的专业干部,从信用证、保函、保理到大宗商品、供应链一路做下来,对中行贸易金融这个平台充满了感情。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站在中行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得以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内外的最新动向,才能取得专业上的成绩和业内的认可。而中行的行业地位对于他来说既是荣耀,更是责任和鞭策。“因为我们是专业外汇外贸银行出身,所以每一项业务都绝不能落在后面,要勇于担当,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姜煦说。

贸易金融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业务规则在变化:从一开始简单的“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到现在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和“展业三原则”的把握;产品在变化:从简单的信用证、汇款、托收、进出口押汇,到保理、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融资;行业业态在变化:供应链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对此,姜煦的体会是,作为产品部门的专业人员和带头人,要始终有一种“空杯”的心态。对新的事物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心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不断自我超越,要能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扬弃的目的是更好地创新,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中行贸易金融历来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姜煦眼里,知识和智慧属于中国银行,属于中行贸易金融条线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了把知识和专业传承与发扬下去,他首先是事事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然后带动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作为管理者,当业务发展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泄气、不推卸责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贸易金融业务没有投行业务那么光鲜亮丽,却是银行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姜煦希望用行动给年轻人做好榜样:贸易金融业务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就能够有所积累、有所成就,就能够将中行贸易金融的光荣与使命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