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信用风险之聚散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15期 作者:薛洪言 编辑:王莉
影子银行体系蕴藏的风险,成为埋藏在金融系统内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需要及早排除。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着重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6月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IMF活动时明确表示,中国已决定开展新一轮监管体制改革以控制影子银行的活动,消除监管真空。

在笔者看来,目前监管部门重提影子银行问题,并强调要实现金融风险管理的全覆盖,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不良风险已经借道影子银行业务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处理积聚在金融体系中的信用风险问题刻不容缓。

在债务融资体系中,优质的项目总是追逐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债券融资成本最低,普遍低于银行贷款1—2个百分点,成为企业融资的第一选项。一般而言,央企、大型国企和其他大型企业等高信用主体倾向于发债融资。银行贷款成本虽高于发债,但相对而言还是较低,因而是企业债权融资的第二选择;而基于额度、效率、银企关系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很多时候还会成为第一选择。银行业也一直处在信用风险防控的第一线。其完善的风控体系,可以对大到央企小到个体工商户的各类融资主体进行风险定价并提供融资服务。不过,银行信贷的准入门槛还是较高,达不到银行准入门槛的企业和个人就不得不借助成本更高的融资渠道,包括信托、各类资管产品、民间借贷、P2P平台、各类财富公司等。

风险事件频发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