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金融实务

贸易融资:期待转机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期 作者:仲昕 编辑:韩英彤
贸易融资参与者需要了解和掌握贸易融资在产品、运行机制、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手段,避免急功近利,引导贸易、贸易融资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2015年在焦灼与担心中结束了。看国际政治,越来越复杂,中东问题、反恐、南海问题等,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看国际经济,美国逐渐复苏,欧洲路途漫漫,日本没有太大起色,金砖国家也遭遇很大困难。看中国,“一带一路”、人民币加入SDR进一步迈向国际化,算是给世界带来一点亮色;但中国国内宏观经济下滑,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降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映到国际贸易上,不仅全球贸易低迷,也造成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的大幅下降。据中国海关数据,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下降2.2%;进口9.37万亿元,下降14.4%。2015年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6万亿元,下降4.5%。

2015年——贸易融资最差年景

贸易额的减少直接影响的就是贸易融资的需求减少。在贸易融资中,银行业是产品提供主体。总的来说,2015年,银行业的贸易融资业务除了第一季度还好过点以外,其他时间都是在煎熬,当然其中也有令人欣慰的事情发生。

盘点一: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贸易融资领域的风险不断暴露。2014年的青岛港事件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贸易融资的印象,加上前几年长三角钢贸崩盘的持续影响,贸易融资一度成为风险的代名词。公众不断怀疑银行能否有能力管理贸易融资风险,银行也不断收紧对企业的贸易融资授信。贸易融资授信的减少对贸易融资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如有的地方“一刀切”,导致一些运行正常的进出口企业也受到贸易融资授信减少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新的贸易融资风险开始出现,与原来的贸易融资风险形成叠加,使贸易融资风险形势更加严峻。

盘点二:贸易融资价格不断下跌,影响了银行业的收益。自2014年7月下旬开始,贸易融资的价格持续下降。以贸易融资的二级市场为例,同业海外代付价格在2014年7月前一般维持在libor+110点以上;进入2014年8月后价格持续下降,到2015年初降到Libor+90点左右,到2015年第二季度到libor+30点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量下降,导致贸易融资需求减少;二是进口贸易量因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受到的影响更大,导致国际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富裕资金增多,用汇减少;三是离岸人民币利率上升,国内外套利空间缩小,企业利用贸易融资进行套利的动机趋弱,导致贸易融资需求降低;四是美元的持续宽松政策导致国际上美元流动性过剩。国内来看,随着央行的不断降准降息,银行流动性也呈过剩的局面,加上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贸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也处于下滑态势,导致国内贸易融资需求不振,价格下降。

盘点三:以融资性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作为主要担保工具支持的内保外贷的疯狂势头有所降温。这个降温主要是与国内外的外币主要是美元的价差在2015年缩小;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的利差减少,一段时间还呈现倒挂状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下跌趋势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的套汇动机。基于客户需求而衍生的错币种内保外贷,在复杂的环境下给一些银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与损失。

盘点四:企业和银行为了将资产挪出资产负债表的动机或者发展表外融资的动机依然是贸易融资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虚假贸易逐渐暴露、贸易量大幅缩水、套利套汇贸易受到抑制后,如何绕开规模限制,成为贸易融资发展的一个主要刺激手段。即便是监管当局放松了监管指标的要求如对存贷比的要求后,依然如此。主要原因是,各个银行出于表内表外的风险资产计量标准不一,适用不同的资本占用标准的考虑,通过表外融资、贸易资产出表以获取资本占用优势和成本定价优势的意愿强烈。因此在2015年,表外业务、出表业务或者表内表外划分模糊的产品仍是许多银行贸易融资的方向。如参融通、福费廷、假远期信用证、票据保付等产品,依然在恶化的贸易融资环境中发出一些亮光。其中个别产品虽有一定的缺陷,如结构缺陷、不可持续等,但在全面要求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新的产品出现无疑使产品设计人员看到了一定的希望。

盘点五:贸易融资业务日趋复杂并趋于规范化。监管当局对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查要求越来越严,并加大了对虚假贸易背景、无贸易背景的贸易融资的处罚力度。另外一方面,鉴于全球监管机构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方面不断趋严的趋势,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重视贸易融资领域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并在2015年成为国内讨论的热点。

盘点六:随着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国内贸易融资所依赖的大的利差逐渐消失;外币贸易融资虽然很早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利率、汇率的变动也导致了贸易融资收益的不确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试图从银行的运行机制上寻找突破: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探索贸易融资的事业部制,希望通过贸易融资事业部的试行成功为其他部门的运行机制改革寻找一条发展路径。

盘点七:在银行的商业模式上,国内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参加到交易银行的讨论中。交易银行的定义如何,交易银行的业务边界在哪里?交易银行是否采用事业部制?交易银行制度是否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进而促进银行总体收益的增加?交易银行如何适应当今银行业务电子化进程?可以说,交易银行是2015年中国贸易融资界的一件大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与探讨。

盘点八:贸易融资的资产管理继续成为2015年中国贸易融资的一个亮点。虽然中国人喜欢用“大”字来形容内容的重要性,但将贸易融资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只是借鉴西方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一种尝试,尚不足以称“大”(亮点)。试验的成功将开拓贸易融资人士的眼界与视角,一定程度上可解决短期负债的转换问题,为银行业从事中长期的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6年——贸易融资挑战年

2016年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很难有大的改观。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着眼于中长期发展效应,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贸易融资将呈现以下特征。

特征一:贸易融资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贸易融资产品众多、当事人众多、背景复杂、法律关系复杂、贸易链条可能很长,因此,一个环节的不慎就可能会引发贸易融资风险。参与者需要了解和掌握贸易融资在产品、运行机制、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手段,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引导贸易、贸易融资向正确的方向迈进。

特征二:贸易融资将从基于套汇、套利的目的逐步回归其本源,即以促进贸易发展为目的,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满足投机的利益需求。近几年来,一些机构、银行大力渲染、宣传贸易融资套汇、套利产品的功能,培训所属企业如何套汇、套利,并将其作为一种产品创新大肆宣扬,激发企业的套汇、套利欲望,导致贸易融资的业务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银行应吸取以往业务发展的教训,引导企业建立正常发展的业务模式,将金融市场工具运用到避险的业务中,而不是利用金融市场工具过度投机。

特征三:随着利率变化的加剧、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要继续警惕外保内贷、内保外贷中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所导致的违约风险。错币种业务包含的外汇风险,不仅是汇率变动风险,还涉及交付风险。前几年,内保外贷业务出现了盲目发展倾向,加上国外交易对手忽视借贷业务的的主线和辅线之分,只要有担保就放贷,累积了很多的业务风险并不时爆发。有的企业借内保外贷担保违约出逃资金。

特征四:产品过度创新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得到控制,但普通的贸易融资产品如保兑、议付等将继续受到冷遇。预计2016年应是产品创新稍微安静的年份。虽然国内金融机构较少涉足的保兑、议付仍有扩展使用的余地,但由于有天然的恐惧心理,预计这两个产品在国内的使用频率依然不会太高。

特征五:供应链融资、保理、信保下的融资等将会继续得到发展,电子化步伐将会继续推进,但其中含有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近几年,供应链融资或方案在国内逐渐热了起来。由于其中包含了诸多的产品如信用证、票据、应收款融资、应付款融资等产品与设计,比较灵活又可以交叉销售,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与客户基础。相对而言,保理业务则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主要是因其在承担融资功能外,还可以包含其他的服务功能,因而参与者众多。尽管有时候其金额小得令人灰心丧气,但“风”一刮起来,就会形成“沙尘暴”。尤其是在创新的口号下,国内很多银行力推发票融资业务(所谓暗保理),极易因对交易对手的审核不慎或者对产品的法律风险没有掌握到位,形成贸易融资风险。信保融资曾经非常红火,但也由于使用者不重视基础交易的风险,疏于对交易对手的风险防范,产生了许多贸易融资风险。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银行在业务压力下的冲动,极可能给国内贸易中的虚假贸易融资提供机会,形成新的风险。

特征六:大宗商品融资将继续受到商品价格下降的不利影响。美元的加息和走强将会影响到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国国内需求能否振兴也会影响到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国际上许多人对2016年的大宗商品贸易持悲观态度,也有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公司收缩了战线,卖出资产。在此情况下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不会有太大的起色。大宗商品的价格巨幅波动,还会给大宗贸易融资带来风险。

特征七: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依然在前进,并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到这个游戏中。国内银行2015年的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将会产生正面的影响。预计将会有更多的银行研究或开展贸易融资证券化。

特征八: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商业银行将会非常活跃地参与到贸易融资的进程中。2016年的最大亮点或许是农村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发展。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众多,据估计,全国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比工商银行还多。其所属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当地的业务发展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目前,许多农村商业银行都在设立国际业务部或贸易金融部,有的推出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化的策略,有的则在着手探讨建立交易银行部等。如果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农村商业银行就会成为贸易融资队伍中的一只重要力量。

特征九:警惕贸易融资与渠道业务的过分结合,防止贸易融资的高杠杆化。在贸易资产吃紧或需要走通道出表的情况下,不同于资产证券化,国内银行业有借助于国内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还有一些P2P公司等通道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倾向。比如国内保理公司购买一些低级别的应收账款,然后卖给银行。由于保理公司的应收账款标准、KYC标准与银行业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其中有些可能并不符合银行的标准,因此,如果不细分市场、不分交易对手,一旦保理公司出事或应收账款债务人出问题,就会给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带来风险。

作者简介

仲昕,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交易银行部高级副总裁、中国区金融机构贸易融资及咨询业务销售总监,曾先后在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渣打银行、澳新银行负责国际结算、公司贸易融资、金融机构贸易融资的产品销售,拥有22年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的经验。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