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封面文章

引领服务外包新征程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期 作者:刘群 编辑:王亚亚
作为老牌服务外包的“领头羊”,大连面对行业发展新常态,通过主体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发展高台,使其软件服务外包业从规模扩张走上了量质并举之路。

服务外包作为服务贸易高附加值服务一类,近几年快速发展。来自商务部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执行金额超过80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接近30%。2015年这一势头继续保持,2015年1~11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12.3亿美元,执行金额803.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6.5%。

大连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地域,“十二五”以来,服务外包呈稳步发展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2014年,大连市累计签订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5.8亿美元,年均增长19.2%;累计完成执行额60.8亿美元,年均增长19.7%。其中,2014年,大连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6亿美元,是2010年的2倍;执行金额18.1亿美元,是2010年的2.1倍。来自大连经信委的数据,2015年1~11月,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平稳,实现业务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11.5%。作为老牌服务外包的“领头羊”,在行业快速而激烈的发展竞争中为保持先发优势,大连服务外包企业及其外围产业不断开拓进取,进行了多方探索。

 

服务外包“新常态”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区域市场风险叠加,以及劳动力成本因素的不断提高,服务外包产业处于全新的市场环境,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3年以来,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受日元贬值影响冲击很大。”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秦健指出。由于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主要是面向日本出口,而2013年以来日元兑换人民币贬值累计超过35%,直接蚕食了企业利润,甚至使企业从盈利变为亏损。

其次是人员成本上升。由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以智力资本、知识资本以及管理为核心,劳动力成本成为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最为主要的成本因素。据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反馈,人力成本已经占到企业成本的70%。一方面是普通人力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是服务外包企业在寻求转型升级的同时,迫切需要大量中高端人才,但由于利润率下降,工作福利、创新就业环境等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日趋降低,与靠概念、资本支撑的互联网公司相比竞争力较弱,部分服务外包企业甚至面临团队整体跳槽的尴尬。据企业反馈,目前大连社会平均工资接近5000元,在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人力成本排名比较靠前,再加上大连企业上缴社保费用占人员工资总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导致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负担普遍较重。

尽管大连市的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比较早,但是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日益增多。鉴于杭州、成都、沈阳、济南等二三线服务外包城市的快速崛起,加之后起之秀起点高、包袱轻,并在加快赶超大连,大连虽有多年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积累的产业优势,但在劳动力成本、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有所降低。

但面对挑战,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依然平稳有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兴起,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持续发酵。在国家层面,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大数据作为战略资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在行业层面,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的业务价值和商业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对大数据处理和商业分析的需求已经日益旺盛。庞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对中国大数据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2015年年初,我们在召开年会的时候给自己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服务外包的产业升级路在何方?”秦健回忆说。当时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华信公司董事长刘军就提出了“外包才刚刚上路”的观点。刘军判断,随着“工业4.0”、“互联网+”的发展,软件外包行业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2016年年会即将召开,这一年我们的口号之一就是找增量、新征途。”秦健对笔者表示。凭借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大连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全面行动起来。

 

主体创新驱动

“以前服务外包行业是典型的客户驱动模式,企业创新意识较弱;如今客户发包需求、价格要求、成本要求倒逼企业转型,近两年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亿达”)运营管理总监林强对笔者表示。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大连服务外包企业积极谋求转型,自我创新已成内在驱动力。

针对日元持续贬值问题,企业一是在市场覆盖上,从单独对日出口扩大到同时向其他市场出口;二是做好对日元汇率风险波动的资金管理工作。成立于2006年的亿达,2010年之前出口收汇占收入70%左右,此后外汇收入占比逐步下降。整体来看,尽管目前大连服务外包市场对日出口仍占据较大比例,但是在总出口比重中正在持续下降。

跟随市场发展,不少服务外包企业已经意识到单纯的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展服务外包不可持续,开始积极开辟新市场,并加速业务创新。笔者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大连服务外包企业一方面推动欧美、国内业务,并使之与日本的业务齐头并进,以摆脱对日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积极尝试从相对低端的ITO(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走向技术含量更高的BPO(BusinessProcessing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KPO(KnowledgeProcessing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专业研究机构分析,在未来服务外包的业务形式上,KPO和BPO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并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随着云服务的扩大,KPO和BPO将逐渐变成服务外包产业新的发展方向。从2016年开始,亿达公司会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升级,一是面向客户的IT系统整合服务,基于生态链、生态圈思维,将围绕某类企业IT服务全流程的相关业务整合到一个体系中,为客户提供包括基础硬件服务、IT服务中心、流程服务以及解决方案服务的一揽子服务。二是基于企业IT技术的企业服务业务,将集中在企业产品的嵌入式领域、互联网领域以及产品工程设计等高端服务领域进行拓展。

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T服务企业之一,其明确提出了适岸外包模式。该公司财务部助理副总裁王扬表示,集团希望通过发挥强大的中国本土交付能力以及覆盖全球的国际交付平台的优势,实现适岸外包模式。所谓适岸外包模式,是相对于离岸、在岸外包而言,是指集团可以通过散布在全球的网点对客户服务进行优化组合,以确保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交付服务。文思海辉在集团层面成立了COE(CenterOfExcellen)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会根据不同行业的IT服务需求进行研发,形成一定的产品后逐步向市场上推广。同时,集团也在各个业务线条推进部门内的业务创新。公司还会进一步将业务向二线、三线城市下沉,以求进一步实现适岸外包。

除了在业务模式上、市场布局上的创新之外,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企业也开始“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充分发挥公司信息技术优势,成立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者内部行政管理平台,以求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

在企业的积极转型努力之下,大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向量质并举发展。横向上,产业在研发、金融、政府服务、制造等更多行业细分领域向纵深拓展;纵向上,企业向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行业解决方案或高端技术服务的方向转变。同时,在外围市场,服务外包发包方也从寻找低价劳动力的原始诉求向开拓市场、提高效率、缓解资本压力等多元化诉求转变,服务外包领域的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搭建行业发展高台

服务外包作为大连地区重要战略性行业毋庸置疑,而来自政府层面的各项配套措施也在不断跟进。大连高新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企业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目前,大连高新区建成了“无行政收费区”,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海关软件保税中心”,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过50%;建立了全国首创的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院,逐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成了8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及重点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122个,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6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6个。

另外,为了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大连市自2012年启动了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创新中心(技术联盟)及新兴技术创新成长计划。该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找准企业和项目,并根据软件项目研发特点,设计了针对大中型企业的创新中心(技术联盟)及小微企业的新兴技术成长两种扶持类型。从2012年实施至今,在创新领域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71亿元,收入51.9亿元,研发成果167项,扶持效果明显。2015年,大连已完成了行业内各业务领域的企业摸底,建立了主要企业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数据库,形成了创新企业梯队。在“十三五”期间,将通过“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大连的实施,助推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2015年5月,大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并实施《关于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该政策提出要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市区以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同时还提出,建设具有交易所性质的东北亚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汇聚全国和全球服务外包资源,扩大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发展。

此外,民间社团也在积极助推行业升级。成立于1992年的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开展相关行业标准制定以及业务资格认证工作。秦健表示,当前协会正在推进行业个人信息保护(PIPA)认证工作,PIPA认证已经跟日本国家级的认证P-MARK做了互认,全国有近110家企业通过该认证。

鉴于软件和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商业模式变化较快,企业呼吁政府能够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并期盼扶持政策能够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一是希望能够持续加强对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投入的扶持力度;二是给予尝试“走出去”做大、做强的中国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以均等支持,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在海外自建分支机构,都能享受均等的税费减免;三是为了缓解人力资源矛盾,希望政府一方面加大对中高端人才尤其是中层人才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能够不断完善对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训补贴机制。

 

作者单位:外汇局大连市分局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