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新常态”下的避险方略——专访摩根大通亚洲货币与新兴市场中国区主管徐文波

发布:2015-03-24 10:06 来源: 《中国外汇》2015年第4、5期合刊 作者:王亚亚
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量化对外汇风险敞口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与银行合作,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建立控制成本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

2015年初,汇率上演“大起大伏”。回顾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在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浮动框架下,市场已逐渐摆脱了过去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双向波动趋势成为主导。汇率迎来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主体应如何顺应市场的趋势,积极调整汇率避险方略?为此,本刊专访了摩根大通亚洲货币与新兴市场中国区主管徐文波。徐文波指出,面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企业更应该强化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制定一套系统、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C=《中国外汇》 X=徐文波

C:2015年1月底、2月初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连续多天逼近跌停;而2月4日又大幅反弹。请问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市场交易层面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

X:从根本上说,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从未停止。2015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无论是G10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波动的情况。简单地说可以归结为各国各地区央行连续出手,包括被称为“黑天鹅事件”的瑞士央行出其不意的举措。从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角度上说,及时准确地调整头寸、控制风险,成为今年银行间市场交易行为的最特点。具体地说,美元指数的走强,引导了其他主要货币以及新兴市场货币走弱的势头。欧元、澳元的持续性下跌、油价的不断破位,使得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至95,因此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也出现了相应的上涨。这是对国际市场上美元走势的真切反应。在银行间及其市场交易区间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银行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相互呼应,不断走高,于是出现了几乎六天逼近跌停的现象。然而,2月初,油价重回50美元以上,美国数据出现回弹的势头,欧元、澳元也纷纷对于美元出现了反弹。于是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海内外市场对于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的预期被大幅抵消,市场参与者重新回到建立人民币多头的轨道上来。特别是2月4日央行下发通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2月5日起下调0.5个百分点之后,央行在利率方面的主动出击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市场期盼中国央行增加流动性的焦灼情绪,加之市场笃信控制资本外流的风险仍是央行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在2月初人民币又出现了对美元超跌反弹的势头。

C:2015年初的市场行情对2015年整个市场走势有什么趋势性的预示? 关于企业主体汇率避险,您有哪些建议?

X:2015年以来,全球宽松政策大行其道。欧洲央行加大了宽松力度和持久度的许诺。丹麦、瑞士也前后呼应。在石油快速、持久减价的背景下,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也相继提前降息。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各种驱动因素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我们预计,人民币会在加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基本稳定,近期继续贬值的空间不大,并会维持稳定的双边波动。近期扩大人民币每日汇率波动区间的可能性很小。

建议客户加大对汇率避险产品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期权组合的灵活性、多样性、高精度的风险可控性,来找到最好的避险方案,应对人民币在合理范围内更加市场化的双向波动。具体地说,首先,建议企业坚持实盘操作原则,特别是对于人民币外汇期权方面的交易;其次,建议企业坚持资产分散管理原则,可以采取期限结构与对冲金额分散化的原则进行现金流管理;此外,建议企业牢牢把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特征,在市场波动达到预期价位时,果敢决策、抓住机会。

C:2014年以来,摩根大通企业客户在结售汇业务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请问这些变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X: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放宽了汇率浮动限度,引导人民币市场化的双向浮动,使市场逐渐摆脱了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双向波动成为主导。在这种新常态下,少数企业开始积极增加针对避险对冲产品的咨询与了解。但我们也观察到,一些中资企业即使面临增加的外汇风险敞口,依然放缓或暂停了风险对冲行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人民币未来波动方向不明确,无法确定套期保值的必要性和数量,同时还残存有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心态(当然,这跟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的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虽然多数企业有很好的外汇管理理念,但对系统且有效的外汇风险对冲策略知之甚少,有待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C:面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去管理好人民币汇率风险?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

X:面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我们认为企业更应该强化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制定一套系统、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首先,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量化对外汇风险敞口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再与银行进行合作,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建立控制成本的风险管理策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目前市场发展也较快,除了传统的结售汇以外,人民币货币远期、掉期、外汇期权等都是有效的工具。人民币远/掉期合约的市场定价是反映利息差和升贬预期的综合结果。企业客户应根据自己的经营回报、债务成本来挖掘并找到最佳方案。外汇期权,尤其通过组合,可以大幅度增加避险对冲方案的数量,更利于从被动、静态避险过渡到主动、动态对冲,是一个值得企业加紧了解和学习的好工具。

C: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人民币在不同国家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加,而且与中国开通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多。这对企业的人民币货币管理会产生哪些影响?企业应该如何抓住契机应对挑战?

X: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在某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外汇风险敞口,另一方面为企业灵活地利用境内外平台融资、现金管理及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看到,目前境内外市场在资金成本、结售汇汇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可抓住机会,合理利用境内外平台来达到资金效率和外汇风险管理的效率最优化。例如,摩根大通境内外团队的紧密配合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境内外风险管理方案。在融资方面,企业可以和我行的海内海外团队合作,选择境内、境外融资,还有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外汇对冲相似的可以选择不同地点、境内或境外远期。成熟的企业甚至可以选择不同地点加不同产品的组合,例如境外远期加境内期权,来最大优化策略效益。

C:从风险规避来看,衍生品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请结合相关案例,谈谈哪些期货、期权产品能够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

X:随着外汇期权产品及期权组合的放开,企业避险工具进一步多样化,策略选择进一步灵活化。过去,企业主要运用外汇远期来对冲外汇风险敞口。其优点在于简单直观;但由于对冲金额、汇率水平已确定,在到期日,该远期交易相比于当时的即期市场水平,有可能产生盯市亏损。期权产品则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风险规避方式,企业可在期初选择支付期权费来获得选择权,在行权日视市场水平选择是否执行原对冲,从而在锁定风险的同时获得享受市场有利变动带来的好处。此外,期权组合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运用,企业可通过同时买卖期权,将汇率风险锁定在一定汇率范围内。这方面例如买权差价(Call Spread)、风险回归(Risk Reversal)、海鸥组合(Seagull)等都可能是合适的策略。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和结合企业的具体经营特点来挖掘设计。